作为一个学HR专业,干了15年人事工作,现如今自己也已是一个临近40岁的老HR,还是从现实层面来说一下这个问题吧,咱们只说实践不说理论。
以下内容可能会扎心,但如果你能耐心读完,会发现绝对是人间真实。
可能很多人会说什么到了40岁(甚至是35岁),脑力/学习力不行了、体力不行了、家庭会分担精力了...总之是各种不行,这其实都是很扯淡的说法。
先说体力不行,家庭会分担精力,你可以看看你周边的40岁左右的人群,哪个不是加班随叫随到的?哪个敢轻易请假的?
再说什么脑力、学习创新力,这个更是扯淡!咱们摸着良心讲话,就现在国内的各行各业,有哪个企业是真的把重心放在产品、技术的沉淀和创新上的?!他们所谓的创新不过是在模仿式的创新,哪有什么核心技术的创新突破?
核心技术的创新,必然要基于自身在某个领域的长期积淀。而35、40岁的人,经过多年的沉淀,无论是技术还是心智,都是黄金时期,按说正是发挥光芒的时候,这个一点错没有。
但问题是我不需要核心技术创新啊,我需要的是复制式创新,而且是快速复制产出!所以我根本不需要什么有积淀的人!!!
这也不能怪公司,因为社会就是这么浮躁!公司存在的目的是为了盈利,又不是造福一方。因此他们需要快速创造利润,谁知道未来10年、20年我的企业还在不在?
所以我必须要快速产出!这才是最为根本的目标。这也是企业不需要招大龄员工的“大环境因素”。
除了大环境因素,还有很重要的“人”的因素。我总结下来有三:
一、大多数领导不太“喜欢”自己的下属年龄过大
我们必须承认,很多情形下大龄员工的确是“不太方便”管理。
就比如称呼,你年龄大,领导不好对你直呼其名吧,毕竟你年龄在那摆着呢;再比如安排工作,对年龄大的员工,有些跑腿打碎的事,领导怎么好意思叫你干?就比如取个快递,拿个东西什么的,让年轻员工去无所谓吧,让你去好像就不太好、还有领导发现你工作没干好,想批评你吧,还得顾及你的脸面,不批评你吧,你又做得不对...
还有一点就是虽然不绝对,但是大多数情况下是这样的。那就是年龄大的人社会阅历相对就是丰富,人际关系处理起来也相对复杂,这都导致了在大龄员工工作中不太好管理。
而作为领导,没有人不喜欢权利带来的快感,更没有人喜欢自己的权威性被质疑。在这种情况下,管理年轻员工自然更能满足领导的“权力欲”。
二、劳动力资源丰富,给公司的可选择性太多太多
这一点我想大家都会有体会,但作为HR可能体会更明显。比如我在招聘网站发出一个职能岗的招聘信息,不出半天,我能收到上百份简历!在任职资格上,我可能要求2-3年工作经验,大专学历。
但在这上百份的简历中,可能10年工作经验的人都有;学历别说本科投了,甚至硕士都往这投!
这样的供求关系,让我有了大把的可选资源后,还不是我想怎么设卡怎么设卡,具体我设置什么样的要求,这需要理由吗?这个时候有的管理者可能就会因为考虑咱们上边说的第一点因素,就把年龄作为一个卡点了。
三、员工去能力化,大家都只是工具人
所谓去能力化,就是企业会把一个业务流程拆分成若干个环节,然后把每个环节工作内容给它流程化、精细化、标准化。然后给每个环节配置上专门的人去做。
这样一番操作下来,在某个环节某个岗位上的人,他的工作就是重复单一的操作程序。是不是感觉把这事说得和流水线工人一样?这就对了,知道为什么把公司成为“厂”了吧,这就是根本原因。
在这种情形下,员工的个人能力就会被弱化,因为你每天只是重复着单一的工作内容。但对企业来说,这样做的结果就是每个人都是不可替代的。
在这样的情形下,再加上前两个的因素,那我为什么要招40岁的员工呢?
所以你看,为什么大多数公司都不愿意招40岁的人?原因就是既有大环境的因素,也有人的因素。
总结起来就是在大环境(利益的驱使下),公司需要这样做;而现实又为公司这么做提供了足够的资源和条件,那这个事还不就水到渠成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