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临出门孩子非要帮他找充电线,满屋翻也没找到,孩子哼哼唧唧很不高兴的出了门,留下一片狼藉。
想着今天休息,把别人推荐的电影“刺猬”看了。买完票才发现自己竟然用微信付的款,本该使用的电影券没有使用。想打电话问问有没有补救办法,发现还要等半个小时,立刻变得心浮气躁,焦急难耐。直到客服回复我可以更换支付方式,我才原谅自己。
在工作群,对领导分配的任务提出质疑。从而开始内耗,反刍。太在意别人的评价是我需要修正的地方。学会积极应对冲突,不惧怕冲突也需要持续学习。
提前10分钟进了影厅,发现只有我一个人。跑出去核实了一下,再次确认,没有走错。一个大厅,一个人看电影,真好啊,可以肆无忌惮的流泪,不加任何掩饰。
影片很好,直击心灵,无数次流泪。第一次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去看待什么是正常,什么是不正常。和大多数人一样就是正常,反之就是不正常?不正常的人就需要被纠正,被救助,被管制,被歧视,打着爱的名义被伤害?
看着电影我突然想到了自己,又比影片中的人物好多少呢。孩子10岁生日时,请亲戚朋友们吃饭聚聚。当时所有的人,大人小孩都坐在桌子上,我却拿了一个碗夹了点菜把小寿星带到一边让他自己吃。别人说让他上桌吃吧,没关系。我没同意。害怕他不懂礼仪不守规矩,怕别人笑话嫌弃他,更怕的是自己在亲戚朋友们面前丢面子。
我真的会爱孩子吗?理解孩子,接纳孩子吗?表面看是充满了母爱,但潜意识里因为他一辈子只能是个笨孩子,嫌弃他拖累了自己的人生,嫌弃他不像别人的孩子那么优秀。可是孩子的痛苦呢?我看见了吗?看见他从小到大被嘲笑,被歧视,被康复,被训练时的求助和无助了吗?在他幼儿期不会说话,不会走路,学龄期无法上学,不会社交。。。。。。这些艰难时刻给予爱,理解和全然接纳了吗?
影片里父母为了孩子的口吃,学习差,留级的问题,打着爱的名义逼孩子针灸,喝中药,不让跟疯姑父一起玩,请仙姑,逼下跪,害怕孩子丢人,锁在家里不让参加表姐的婚礼。考不上高中直接扇耳光,拿着所谓的情书棍棒相加。。。。。孩子需要什么样的父母呢?怎样才能让孩子感受到爱?
片子的结尾对父母说了两句话:
“我永远不会原谅你们”!
“他是唯一一个理解我,把我当一个正常人对待的人”!
如何对待所谓的特殊人群?如何对待与你不同而又需要你终身照顾的家人?作为面临沉重负担的照顾者,如何正确看待这份责任,不再苛责自己?
用尊重,欣赏,无条件接纳的视角来爱孩子,给予他们充分的理解,扶持,一起面对风雨人生。
无论你是什么样子,我都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