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女儿摔碎了她爸爸新买的手机。
看到摔碎的手机,我的心里涌现了一团怒火,这可是这几千块钱啊,刚花出去就打了水漂!
不过我还是调整了一下情绪,淡定地问女儿:“你为什么要摔爸爸的手机啊?”
女儿撅着嘴,气鼓鼓地说:“因为爸爸惹我生气了!”
后来我问过爸爸才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
原来,昨天爸爸下班后忘记给女儿买她最爱的小蛋糕了,所以她才发脾气,摔碎了爸爸的新手机。
在我们家长看来,这就是一件非常小的事情,不至于这么生气。
再说女儿平时在外人面前很温顺,也很有耐心,就算被其他小朋友抢了玩具,她都不会发脾气。可为什么对父母就如此没有耐心呢?
01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产生这样一个困惑:为什么孩子出门是乖宝宝,回家就成了小霸王?
他们可以和其他小朋友友好相处,在发生争执的时候也能主动道歉,对外面的一切都很包容。可是回到家后就仿佛变了张脸,只要有一点不顺心就情绪崩溃。
有些家长说,这是孩子性格的问题,加上家人比较包容他们,所以孩子把脾气都发泄到爸爸妈妈身上了。
其实,并不是绝对如此。
很多孩子性格不暴躁,但是也容易冲着父母发脾气,为什么会这样呢?
发脾气只是表象,而在这种表象背后,藏着的,是我们没有发觉的孩子的需求。
首先我想和家长分享一个小知识:
和大人比起来,孩子更容易感到焦虑和不安。
因为孩子对事物和情绪的控制能力较弱,所以发生事情后,他们的情绪会比大人更加激进。
现在我们再来聊聊,孩子发脾气的背后,一些潜在的需求。
02
试探父母的爱
曾经有一档育儿类的节目,里面有一期是一个家庭找育儿指导师求助,说6岁的孩子天天发脾气,而且每次都破坏性极强,不是摔东西,就是打人。
经过育儿指导师一段时间的观察,她发现每次这个小男孩发脾气的时候,似乎都在等着什么。
如果家长没有及时关注他,小男孩就闹得更厉害,直到所有人都过来哄他为止。
后来,育儿指导师通过分析得出结论,小男孩是通过这种极端的方式来验证父母是爱自己的。
原来,他曾经是一个留守儿童,父母在他1岁后就去了外地打工,直到小男孩6岁的时候,一家人才团聚在一起。
因为长期缺乏父母的陪伴,小男孩的内心没有安全感,并且成长的过程中也没有家长的引导,所以他选择了用愤怒发泄的方式来试探父母对自己的爱。
其实这类孩子内心也非常纠结,他们既渴望父母对自己能够多一些关注和疼爱,又害怕被冷漠对待,所以他们往往会用极端情绪来表达自己需要父母来关心和爱自己。
他们的思维方式很简单:如果我发脾气、搞破坏的话,爸爸妈妈就会过来哄我。
03
需要宣泄情绪
很多孩子是不善于表达情绪的,但是负面情绪来了之后,是需要一个宣泄口的。
大人宣泄情绪的方式有很多种,我们甚至还可以根据情绪强度的不同,选择更合适的宣泄方式。
同时,大人也是非常善于隐藏情绪的。
可孩子就不一样了,当负面情绪袭来的时候,孩子惊慌失措,就会变得有攻击性。
这种攻击性,是人类与生俱来的。
孩子时常在父母面前暴露攻击性,这并不是一件坏事,因为这意味着孩子的所有情绪都有出口,不会全部压抑在心里。
当然了,我们要认识到,这种攻击性背后要表达的是什么。
我经常观察童童的情绪变化,每次她内心有不满的时候,都会通过破坏周围的物品来表达。
一开始我认为她这是在跟我们对着干,故意让我们很生气,挑战父母的耐心。
后来我才开始慢慢理解,原来童童是在宣泄。
这种情况下,我们不需要着急,就像我说的,能够宣泄情绪就说明孩子是健康的。
我们要做的,就是帮助孩子找到合适的宣泄方式。
04
曾经有一位明星提起过女儿发脾气的问题。
她说,每次女儿发脾气的时候,她都不会阻止,甚至会道歉,并且鼓励孩子发泄情绪。
一般来说,大部分家长都会在孩子哭闹的时候想尽办法制止,但是她会对孩子说:“我知道你不开心了,你哭吧。”
等孩子哭完了,她又会问:“你现在舒服点了吗?”
这种做法的好处就是,能够让孩子快速地从负面情绪中走出来,并且得到很多安抚。
因为她的行为会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愤怒是被接纳和允许的,也会让孩子认为“妈妈是懂我的”,所以她无需再通过大吼大叫、哭闹不止的方式索取妈妈的关注。
但相反的是,当孩子发脾气、哭闹的时候,不管我们哄孩子,还是批评孩子,目的都是为了制止孩子继续下去。
那么这个时候,孩子感受到的,肯定是不被接纳,情绪也会更加激动。
孩子的成长,更多需要的是家长的引导,而不只是单纯的鼓励和批评。
我们可以和孩子一同去探索适合自己的宣泄情绪的方法,然后一个一个去尝试。
要记住的是,我们并不是站在孩子的对立面,更不是孩子的敌人。
所以,多给孩子一些共情和包容,让他们更加快乐和健康的成长。
图文来源:好爸妈育儿帮
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