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簪,古代中国用来固定和装饰头发的一种首饰。对于现代女性来说已经是一个很古老的名词了,但是当在看古装剧时,却总是能被它们点缀出的精致效果所折服。
将长发松松挽起,插上一枚别致的发簪,再配上典雅的长裙,即便性格再外放的女性,也可以成为让人眼前一亮的古典美人。发簪金属的光泽闪耀在发间,加上小而巧的坠饰,长发的风情便又是一种不一样的感受了。
古代簪子分两种类型,一类是实用簪,多用于固定发髻和头型用的;另一类为装饰簪,多选择质地珍贵的材料,制成图案精美的簪头,专门用于发髻梳理后戴在明显的位置上。
此时此刻,让我们一起来走进簪子的前世今生,对中国的传统头饰进行更深的了解。
新石器时代(约一万年前)
发簪的历史渊源极为久远,据考古发现,早在一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类似发簪的生活用品出现。当时的发簪多用兽骨制成。
簪的本名称“笄”,是中国古代束发的工具。古时候汉族人辫发盘髻还是束发着冠都需要用簪钗作固定,以骨作笄,收束发丝,让自己的面目更为整洁并方便更好地劳作。
而后人们让笄的意义从日常用具中升华,将它视为男女行成年礼的重要器物。年满十五并且已经嫁人的女子需要将头发绾成发髻,插入簪钗固定发髻,所以,插笄是女子长大成人的一种标志。
而后人们让笄的意义从日常用具中升华,将它视为男女行成年礼的重要器物。“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许嫁……十有五年而笄”。
唐朝(公元618~907年)
唐朝是发簪流行的盛世。无论宫廷还是民间都表现出对发簪的疯狂迷恋。女子们将头发盘起,斜插一枚与众不同的发簪,便是别具风情,若是插上两到三支,就是仪态万千。
簪是男子赠心仪女子的首选礼物,女子也常将之作为定情信物送给情人。
在唐朝时期,发簪逐渐分化成了:簪、钗、步摇三种形式。简单来说,钗与簪的区别在于,发簪是一股,而发钗一般是两股的。发钗不但可以固定头发,还可以用它将帽子等别的头饰别在头发上。
清代以后(发簪衰落)
清代之后,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人们发式的改变,女性们不再像旧时一样束发插簪,风光一时的发簪也逐渐被取代。造型精美,技艺精湛的发簪更多的成为了一种收藏品。
发簪复兴
如今,喜欢穿复古风格服装的人越来越多,也时常能看到别着发簪,穿着汉服的女子在城市中穿行,她们让发簪这种美丽的饰物再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诠释着经典的东方古典美。
每每看到古装剧中的精致装束,忍不住羡慕,也忍不住遗憾,现在的姑娘总是少了可以一步一摇曳的风情
头安金步摇,耳系明月珰。簪、钗、坠,装点着女子的美丽,也丈量着她们的仪态、韵致。一回头一行步间,百媚自生。唯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借朱钗寄情,这份相思,似乎被古人演绎的更加纯粹、动人。
千年已逝,时尚已是精简,梳妆打扮也不似那种繁复冗长。只有,这份古典之美,还在惊艳着时光......
八(15)班 蔡淇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