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德鲁克在《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书中提到,管理的第一步就是时间管理,时间管理的第一环节就是时间记录。刚开始读书的时候,我对这句话还认识不到位,觉得时间管理的要点就是“要事第一”和“避免浪费”。慢慢地在实践中,我感受到了时间记录的好处,今天我想结合小复盘,谈谈自己的理解和应用。
一、值得肯定的事情
1.恢复了时间记录。自从我开始时间记录后,我对时间的敏感度大幅度提升,特别是白天黄金时间。我主动停止了闲谈、拒绝了争论,将更多的时间用于分析、写作。
原因分析:因为时间看不见、摸不着,所以时间损失后,我们也不会觉察出来。这直接导致我对时间的浪费,没有痛感。很明显,时间记录弥补了这一短板,让时间变成了有形的记录,让时间更加显性。
巩固措施:首先、如实记录,如果自己骗自己,那么记录的警示作用将会大大削弱。其次,尽量完整,时间记录如果出现空白区,不仅不利于汇总分析,而且会带来较大的焦虑感。最后,必须复盘,记录的目的是为了反思,反思的目的是为了改进。所以时间记录的关键就是如实、完整、复盘。
2.时间的敏锐性提高。无论是主动停止闲聊,还是安排部署工作,我都更加注重时间的利用,想到闲聊时间会被记录,我主动停止了闲扯。为了有序推进工作,我着重强化了完成时限的确定。
二、亟待改进的事情
1.时间记录不完整。特别是白天上班时间、晚上回家时间,我容易出现记录缺失。我分析了原因,一是容易忘记,特别是在工作精力消耗较大的时候。二是未执行番茄工作法。目前番茄工作法执行的还比较差,所以白天工作时候专注度还不够高。
整改措施:继续执行每天简单复盘的要求,利用小复盘推动记录完整化。
2.复盘还不够精准。由于记录不完整,记录上显示了浪费痕迹,所以我有点逃避心态,在复盘的时候,出现了不想说、不愿写的情况。
整改措施:考虑到复盘日记对写作能力的帮助,我决定聚焦时间记录,把时间管理上举的例子、分析的问题,用小复盘的方式进行整理,用小日更提高复盘的精准性。
三、综述
“道理都懂,却仍然过不好一生”这句话说的很写实。我认为“精进”的关键不是于无穷无尽的找道理、寻方法,而是要秉承“坚持和完善”的基本原则,用好现有载体,在实践中巩固、在实践中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