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听了红丽姐的《藤野先生》后,触动很大,我问过她为什么一定要讲这一课,鲁迅的文章可不好讲啊,一旦讲不好,课堂效果是达不到的,红丽姐说想讲这一课,两个原因,一是去年有个活动就讲的这一课,她准备了好久,但是最后结果不尽人意,她就想再讲一遍,全身心投入到文本本身,把课堂亮点讲出来;二是她个人喜欢这一课,她说她自己真的感受到了鲁迅笔下藤野先生的伟大,她想跟学生也来探讨探讨这里的伟大,她平时在教学中也很喜欢与学生探讨。选择就要精心准备,她从导入到课堂问题的设计再到课后的反思,每个环节都可谓费劲心力。
首先在导入部分,张老师采用情景导入的方法,通过诵读鲁迅笔下的伟大,让学生质疑:为什么用“伟大”颂老师?不仅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而且迅速让学生聚焦质疑,给下文师生探究打下良好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张老师引入“伟大”后,带领学生感受“伟大”、深化“伟大”。在感受“伟大”阶段,她带领学生去了解鲁迅和藤野先生的相识、相知,一些典型事例,让学生对藤野先生有印象,对鲁迅和藤野先生的交往有一定了解,而此时学生还尚不能理解其“伟大”。接着将文中的一些细节抛出,将鲁迅的求学艰辛、匿名信事件等提出,让学生体验鲁迅当时的心情,此时再来看藤野先生的做法,就能很好的理解其“伟大”,并且是在日本举国都在歧视中国人,中国人自己也在麻木不仁的背景下,更衬托其品质。同样在收束全篇上,张老师设计的也很巧妙,她出示一些补充材料,更显示鲁迅先生和藤野先生间的深厚情谊。当气氛正好时,让学生为藤野先生撰写颁奖词,表露藤野先生的伟大,整个教学得到了很好的升华。
孙绍振教授在《名作细读》中认为,分析就是把本来似乎是统一的东西深层的内在矛盾揭示出来。而红丽姐在教学设计中就关注到了这个矛盾点,她说读完文本,鲁迅先生语言写的那么平实,而藤野先生形象平凡,可以说他就是日本一个毫不起眼,没有一点社会地位的教书匠,并且他们二人相处没有太多渲染,而鲁迅先生却觉得藤野先生“伟大”,这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矛盾,可以使文本表面和文本深层有一个碰撞和沟通的机会。所以我们在设计时需要抓住这一“伟大”,层层深入,找出矛盾的两端及其碰撞处,寻找到“伟大”。她对文本的分析确实值得我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