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奋斗感”,控制好自己的情绪,管建刚和王维审两位名师给青年老师的建议和忠告,同样也让我们老教师很受用。
老教师,要依然保持“奋斗感”,保持终身学习的习惯。学无止境,社会的发展,新形势下教育教学的改革,不断地向每位老师提出新的挑战,比如:统编版教材的解读和使用、生本课堂下新型师生关系的定位、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辅助作用等。信息技术是我的弱项。上学期准备一节优质课,课件的某些细节制作需要做特别的处理,才能产生更好的效果。我们办公室的青年教师李军利是位高手,他不厌其烦地示范、指导、帮忙。平时只要遇到电教方面技术性的难题,我们都会请教他,让我这个老教师学了不少东西。办公室里老中青三代教师,经常为了上好某节课,或遇到棘手的教学问题相互切磋交流。大家一起“奋斗”,脚步才会走得更快更远。
26号上午,玉山镇红军小学三位老师PK,准备参加县级语文讲课比赛,教导处让我和其他两位老师去当评委。从老师的整体素质和整个教学设计还是比较容易看出伯仲的。评选结果出来后,梁校长让我们给三位青年老师评评课,我明显感到底气不足了。统编教材的单元主题、教学重难点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对三位老师执教的课文,我也没有进行用心解读,又如何评出深度呢?只能支支吾吾说点儿皮毛。比如《寒号鸟》这一课,梁校长提出质疑:寒号鸟被冻死,是因为懒惰,执教老师对它的情感变化定位为发怒、生气,有待商榷。我细看文本,才发现此处的解读确实存在偏颇。周末,一熟人的女儿也要赛课,让我帮忙。她准备的是四年级上册的《爬天都峰》,怎样出亮点、出新意,再次发现自己的无能为力。足见作为一名老教师仍要保持点儿“奋斗感”,弥补自身的不足,适应新课程的改革。
选择了教师就是选择了一辈子的修炼。每个班里可能都会有几个奇葩的学生,要么故意大声说话吸引别人注意,要么我行我素,小动作不断,影响周围同学的正常学习,时不时地挑战着课堂纪律的底线。每临遇到这种情况,无论是老教师还是新教师,都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首选要想到他们毕竟是孩子,其次要想好应对的办法。我班有个叫小颜的孩子,天马行空型的,经常无所顾忌地说话,我会经常冷不丁地提问他,把他的注意力拉回来。小豪脾气暴躁,易怒,常常因为一点儿小事跟同学发生矛盾,气得小脸变形。有一节课,为了不影响正常上课,我用眼神、手势、靠近他耳边悄悄劝慰十几次。课后再和他沟通,问清原因,告诉他生气伤身,告诉他要学会宽容,学会控制情绪。学生,也是要学会控制情绪的。如此,师生关系才能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