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回顾目标
1、本次参加《职场加速器》目标是什么?
记得在开课前一天,助教老师们就已经要求参训学员拟定自我介绍,要求介绍如下情况:【姓名】【1个身份】【1个权威】【1个第一】【1个链接】【1个目标】。我的目标是:获得认证版权课程,今年内成功转型为职业讲师。
2、目标达成情况如何?要如何计划?
第一个目标情况:
4月25-27日的课程完成后,马上迎接的是随后的作业任务,需要最迟在5月30日之前完成,并获得秋叶老师及团队的认同,方可拿到认证版权课程讲师资格。具体作业任务:
(1)4月27日每人10分钟现场模拟演绎无不良记录。这个应该达到了,就是这么自信!
(2)学员落地计划表格的填写。小组4月27日已完成,个人5月6日之前,已完成。
(3)创课会研讨表。小组5月1日已完成,仅提供小组资料。
(4)培训后调查问卷。个人5月3日已完成。
(5)培训师信息登记表。个人5月6日之前,已完成。
(6)有经验老师的《讲师简介》《课程大纲》提供。个人5月6日之前,已完成。
(7)学习复盘或总结。个人5月6日之前,格式不限,已完成。
(8)录制30分钟《职场加速器》视频课件。个人5月30日之前。
录制视频对自己来说是一个新挑战,8日之前学习新录屏软件,10日之前每天录制30分钟不断迭代改进,15日交视频成稿。相信自己肯定可以达成获得“版权课程认证讲师”的目标。
第二个目标情况:
今年内成功转型为职业讲师。对于我自己来说,我已经有近10年兼职讲师的经验,接触过大型国企,也有小型私企;接触过200余人大课,也接触过5人左右私房课;有自己的授课风格,对于致用类技能知识讲解,应该也算是自己的长项,在课堂上能够形成自己的场域,上课前可能会忐忑紧张,课堂中一定全力投入,课程后学员企业都较满意,有一定的返课率。但前期仅仅只为自己的兴趣和第二曲线职业发展做伏笔,并没有很多的去推广和营销,只是正好有授课的机会,本着锻炼的目的和赚外块的激励去做,更多的精力还是自己的本职工作,与职业讲师还有较大差距。
本次参加《职场加速器》课程,就想从自己擅长的领域入手,以知名品牌“秋叶商学院”“华师经纪”“师出名门”为依托,抱紧大腿,顺利走上职业讲师转型之路。给自己半年时间,好好打磨课程,与老师、学员积极链接,依托平台渠道,多多练习,形成个人版权课程内容,打造个人形象,真正成为专业商业讲师。
计划先把《职场加速器》认证讲师拿下来,5-6月份考MOS微软大师证书,5月3日已申报金山KVP海选,5-6月好好研究金山office,每周出一篇操作心得上传金山公众号,拿背景;再到秋叶老师团队那边不断磨课,打造精品课程,试讲、公益、推介会等,多练习;如每月超过5次商业课程,就辞职专职做讲师,转型之路正式开启,成讲师。
二、盘点过程
1、本次《职场加速器》课程的亮点有哪些?
课程前:
(1)提前两周拉学员群,并在群内做提示及公布规则;
(2)提前要求学员看《学员手册》,讲解非常详细,行程安排、前期准备、学习指引,一目了然;
(3)提供了线上OFFICE知识的自主预习内容,提前提供了教学过程中所需的软件,支持正版;
(4)学员群里助教能够关注到大多数学员,助教的分工也很明确,能想办法引导群里学员进行互动,很好的积极作用,群内学习氛围也较浓,加强了相互间的链接;
(5)自我介绍环节很棒,让学员们相互认识,明确了自己学习这门课程的目标,有了目标才能有更好的行动。
课程中:
(1)课程虽是一个大主题,但分为6个模块,可组合可拆分,根据个人或企业需要进行针对性课程设计;课程每个模块设计为2小时,可适应目前企业投入最少成本达到最大效果的期望;课程按A和B两个角色来进行讲解,让学员即知道整体课程知识点如何演绎,又能知道作为讲师如何去讲解知识点,知道课程背后的逻辑设计;
(2)虽是技能类的课程,但利用职场故事作为场景,设计场景中需要用到的各类知识技能点,把从思维到汇报,从呈现到分析,从传播到表达的每一个模块里的工具应用,都非常实用,简单易懂,对职场新人来说非常系统化的进行了办公技能的学习;
(3)新趋势对职场办公的新变化,让大家看到了更智能化、更具发展的国产软件金山WPS的威力;秋叶老师除了授课技能满点外,带货技能也是满点,除了介绍金山软件后期在国内的优势,还提供了几个前沿信息,金山KVP的招募,与金山在武汉达成生态圈建设合作意项,当场就有好几位学员成为金山的VIP会员,可以链接一切可能;
(4)第三天的转化变现之路,让加速器认证班真是包教包会包分配!帮助学员规划好变现路径,多种创新的营销手段,让学员看到一个前景无限的培训生态圈雏形,可以共同创造出无限可能,愿景明确有吸引力;
(5)本次培训课程现场整体布置非常吸晴,培训会场外的大空场地,为老师们合影留恋创造了不错的背景;现场助教都非常辛苦和给力,无论遇到什么问题都可以找助教得到较好的解决;课程中各小组的PK环节,让各小组成员更有激情和动力;
(6)6个模块的内容,三位老师的精彩演绎,每位老师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但在整体课程呈现上却又是那么的和谐,无论是刘老师的幽默风趣,秋叶老师的活力满满,还是王老师的专业讲解,干货多多,实用性强,即使后期迭代自己的课程内容也是非常不错的,可以借鉴的地方有许多;
(7)来参训老师们都非常的优秀,有知名行业大咖,有资深讲师,有转型者,有教师,有机构,当然也有对培训感兴趣的小白同学,这么多不同资历的同学们集聚一堂,整体三天课程下来没看到收获不大的,对于知识来说可能有一些是旧知,但在呈现时却运用了不同方式演绎,气场+激情+旧知,构成让大家意犹未尽的新知,课程设计更符合人性,值得好好研究学习;
(8)本组的贺菊中老师让我印象特别深刻,虽然是一位资深的职业讲师,而且本身也是讲OFFICE软件的,但她非常的谦虚,非常的乐于助人,非常的愿意分享,传授一些她的小知识小经验,在课堂中有同组老师听不明白的,非常主动的进行讲解和演示告知,在考核试讲环节呈现的非常精彩,对于知识点的讲解时间把控非常精准,这就是职业讲师的风范,值得我学习。
课程后:
(1)马上对课程的学习情况进行检验,要求每位参训者进行10分钟试讲课程内容,除加深对课程本身理解外,也展示自己的授课方式,让本次《职场加速器》团队找到最合适的那位讲师;
(2)群内的作业跟进,提醒学员们在哪个时间段完成什么样的作业内容,递交给谁,都非常明确;而且不光是个人要完成,也要督促小组内各成员,体现团队力量,共创“创课会”,找到真正的目标和动力;
(3)秋叶老师课后不间断的每日分享,让大家能更加深入的了解《职场加速器》这门课背后的原因,也更加了解《职场加速器》未来的前景,让大家在每日讨论的过程中不断去完善和思考;
(4)非常快的落地实践,课后有的老师马上进行了直播尝试,有的老师制作了非常棒的小视频,有的老师将自己几天的历程和感想上传,有的老师在千聊网上分享所学内容,很多很多,让学员们自动自发的落实学习的成果;
(5)课后学习包非常的丰富,课后将三天课程照片用小程序进行分享,课后的小视频回顾尽现精彩。
2、本次《职场加速器》课程待提升的地方有哪些?
(1)本课程的定位。即可以是TOB(讲师和学员)也可以是TOC(企业),对象不同,则课程侧重点不同,那是否可以设计本课程的前期宣讲内容,30分钟左右,不同定位,不同客户,运用不同宣讲重点讲解。
(2)本课程的专业性。涉及办公操作软件较多,不是短时间能够让1位讲师完美呈现所有课程内容的,如果邀请2-3位讲师共同呈现本课程,在成本上又不具优势。后续是否考虑,对已经认证版权的讲师,进行更深入的辅导,或者由秋叶老师这边组织磨课坊实战、实战训练营等,快速打造出符合这个课程的讲师队伍。
(3)课程后的成果体现。针对不同的授课对象,其课后成果体现也应设计不同。针对讲师学员,其成果展现可以是目前这种模式,10分钟课程试讲,但建议试讲方式更完善,如每个试讲学员有视频回顾,有导师点评,能看到自己的评判标准,或者增加说课环节。针对外部学员,其成果展现需与讲授知识点结合,现场出成品。针对企业方,其成果需要考虑到企业方的需求,可以是一个提高办公效率的操作流程建议或其他能够让企业领导看得到员工改变的方式。
(4)课程中各办公软件的讲解,是否考虑电脑端操作,与手机端操作的不同模式。正版软件通用的问题。
(5)后续课程的延伸。比如针对不同行业的企业,课程的案例及练习是否需要调整?课程讲解所需素材是否需要不断更新?针对不同岗位,如会计、HR、销售等不同需求,是否可以延伸出更多课程内容?本课程针对职场新人,那是否考虑职场老人的需求内容呢?
(6)课程现场网络,实在太差了,特别是新软件金山的AI智能,如果没有网络就不能呈现最好的效果。那是否考虑一下,在没有网络的环境中,如何更好去呈现这些效果呢?提前录制成小视频,配套教学。
三、分析原因
1、本次《职场加速器》成功的关键因素有哪些?
客观因素:
(1)本次课程从开年三只大叔秀就已经开始做宣传,依托秋叶大叔和刘议鸿老师的影响力,对于正准备转型做职业讲师的人,有一个很好起点,一个是平台,一个是导师,一个是课程。
(2)本次课程的内容与学员自身办公技能是紧密相连,上手快,熟悉度高,基础课程的需求量大,但低端办公软件操作培训市场的高质量内容较少,正是紧缺的内容。
(3)本次课程依托政策导向,与金山达成生态圈合作共赢路径,借助国产软件的势头,与课程操作软件挂勾,符合培训市场未来发展趋势:智能化、云化、移动化、协同化。
主观因素:
(1)团队、导师、学员的相互配合,相互体谅,相互协作。
(2)更多情感的投入,秋叶大叔的激情和活力,刘议鸿老师的实在与幽默,王老师的专业和坦诚。
(3)学员们的积极投入,助教们的热情待人,整体氛围营造舒适。
2、导致不满意环节的关键因素有哪些?
(1)会场的网络,可以与酒店方沟通,多开通几个网络通道。
(2)进餐的安排,可以配汤品,准备勺子,建议还是统一在餐厅就餐,可以加强学员间沟通交流。
(3)会场的灯光,不方便拍照,太亮,拍讲义很不清楚。因为没提供讲师手册,只能拍照回顾。
3、哪个因素是本次《职场加速器》成功的杀手锏动作?
超出预期、干货实用、即是讲产品,也是讲生态圈、打造更多链接可能、第一期参与的自豪感;
见证一个符合市场需求的培训产品诞生、迭代、成熟的过程
四、总结经验
1、可复制和传承的经验有哪些?
(1)课程内容:
-心中有表,眼中无限。表格排版法的运用及讲解。(同组满津老师的演讲呈现,非常值得学习)
-找对入口,用对关键词。对于办公软件联机搜索功能,看到了它的强大,让办公效率更快捷。
-基于场景设计课程,如何讲好故事。用讲故事的方式去把知识点串联起来。(同组叶青老师的演讲,精彩)
-EXCEL课程用最浅显易懂的傻瓜式讲授。吸收王老师课程的设计,迭代自己的办公软件课程。(同组贺菊中老师的演讲,职业风范尽显)
-幽默风趣的表达法,让套路为你所用。可以设计的幽默效果,让表达更有吸引力。
-六脉神剑表达法,让表达无限精彩。多多练习此种表达法,后期无论是自己的演讲、总结等,非常有用。
(2)演练互动方式:
每天课后的作业布置及跟进;课程中的教学操作,AB角演绎;提前准备好的各种评审表格;教就是最好的学。
课前有预习课程帮助学员高效学习,课中有素材练习帮助学员高效转化,课后有总结后工具帮助学员高效落地。
2、开始执行的计划有哪些?
前面说目标时已经写过,就不再重复了。目前最重要的是,按时把认证要求的相关资料全部提交。
五、我的困惑
1、课程背后的逻辑,不是3天课程的讲解就能够清楚明白的,还需要课后的深入研究。
第一天讲解的课程软件是:思维导图(一键转换)——Word(封面排版)——PPT(自我介绍)
第二天讲解的课程软件是:EXCEL(数透图)——短视频(剪映快闪)——表达(幽默+六脉神剑)
自己在讲解此课程时,可否根据学员的需求调整软件讲解的顺序或知识点?可否再增加一些更前沿好用的智能办公软件的内容?能否把单独的每个知识点,缩减成小微课呢?还是严格按此课程结构,先固化再变化。
2、创课会的进行,是各小组自行组织安排吗?有没有什么固定的模式或引导方式?
学习文化建设这张表格里,投入度管理是如何填写呢?有什么要求吗?与课程有什么联系?
第三天进行试讲环节,对试讲老师进行点评的表格是否能够提供电子版?
六、收获分享
争取拿到《职场加速器》的版权认证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