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 简年9:跟太史公学赚钱(1)
-3-
接着来说赚钱活动前的心理建设。
一切的经济活动都是人的活动,人是真实的动物,所以,一定要做真实的自己,正确评估自己的处境。还是那句话,怕得不是穷,而是怕你穷你还不上进。太史公说:
若至家贫亲老,妻子软弱,岁时无以祭祀进醵,饮食被服不足以自通,如此不惭耻,则无所比矣。
就是说,如果你的家里还很穷,父母年老,妻子儿女瘦弱,逢年过节没钱祭祀,吃穿用度都不能自理,如果这样还不觉得羞愧,估计也没什么能拿来与之相比的了。其实我倒觉得有一种隐形的贫困比那些努力打工可是工资很低的人要可耻的多,就是那些啃老族。这些人看起来生活好像还比较从容,可是他们中的很多人并不具有赚钱谋生的技能,反倒是喜欢在吃穿用度上挑好的,上对国家大事下对各种社会现象定要能插得上话,丝毫不对自己社会蛀虫的身份有任何的羞愧感。这种精神上的贫困,才是当真的“无所比”。
所以,如果不幸看文章的你还在啃老,那么我建议你还是赶快放下手机想想怎么去给自己谋份生计。毕竟,拥有能在这个社会上立住足的财富,才是对你自己负责,对父母负责,对未来你的孩子负责的最好方式。
-4-
做真实的自己,还要少谈道德,多务实。太史公说:
无岩处奇士之行,而长贫贱,好语仁义,亦足羞也。
就是说,你没有隐居起来不做官的处士行为,又长期处于贫贱的生活当中,这样的你却喜欢谈论仁义道德,那也是一件令人感到羞耻的事。
估计会有人拿伯夷、叔齐来说事儿。但是别忘了,伯夷、叔齐以前可是王子的身份,他们之所以有好的道德是因为受到了好的教育。而且,伯夷、叔齐可是抛弃了国君的地位跑到山林里隐居起来的人,他们是真的视权力财富如粪土,所以这样的人是真的处士。
有人会说,不是还有一个“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颜渊么?但是要看到,颜渊只是自得其乐,他并没有在自己很穷困的情形下还去和别的人高谈阔论仁义道德。相比之下,孔子之所以直到今天还能被我们尊敬,很大程度上是他那个富豪学生子贡的功劳。
对于我们这些普通人来说,还是要相信“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的道理。未富之时,先去想想如何能让自己致富,先务实,再务虚。
-5-
最后一个心理建设方面的事,就是,一定要赚正直的钱。
太史公说:
本富为上,末富次之,奸富最下。
在古代而言,从事农业生产是本,从来工商业为末,而玩弄智巧甚至于违法乱纪得到的财富就是最次等的。在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商业社会,虽然已经不再重农抑商,但是太史公认为“奸富最下”的观点在今天依然是成立的。
这和上一条说的并不矛盾,因为我们要做的,是关注自身,自己先做到仁德正派,而不是出去和别人谈论什么道德。太史公又说:
谚曰:“百里不贩樵,千里不贩籴。”居之一岁,种之以穀;十岁,树之以木;百岁,来之以德。
就是说,如果一个人要在一个领域树立百年功业,就要在这里树立自己的德行。也只有通过正直的做事,才能提升自己的品德,提高自己的口碑,也才能聚集更多的财富:
是以廉吏久,久更富,廉贾归富。
如果想去做公务人员,要保持清廉的作风,因为清廉就可以做更久的公务人员,这样财富就会慢慢累积起来。如果是经商,也要正直地做生意,买卖公道,那时间久了,自然也就能多赚钱。
《大学》里面说:“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又说,“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德行就好像是水,财富就好像是木,好的品德会像源源不断的水一样,能够滋养出更多的财富。相反的,如果财富不是从正道来的,或者德行不能够匹配那样的财富,那么这些财富早晚也会通过不好的方式离你而去。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