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我国已正式进入老龄社会,届时65岁及以上人口将占总人口的14%以上,2050年我国老龄人口达到5亿。伴随着老年人越来越多,老年痴呆这类疾病,将会越来越多地走进我们的视野,成为除心血管病和癌症外,老年人健康的又一大威胁。
正文共:2987字 2图
预计阅读时间:7分钟
老年痴呆,医学上称为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起病隐匿,病程呈慢性进行性,主要表现为渐进性记忆障碍、认知功能障碍、人格改变及语言障碍等神经精神症状。其病变可累及神经、运动、泌尿等多个系统,导致患者逐渐丧失自理能力,对家庭造成较大影响。
以往我们从西方科学还原论角度解读阿尔茨海默症比较多,今天我们换个角度,看中医是如何认识和防控老年痴呆👇
01
中医对老年痴呆的认知
中医文化博大精深,不过传统中医并没有“老年痴呆”的病名,在中医古籍中,老年痴呆这个疾病通常会被记载为“健忘”、“呆病”、“呆痴”、“痴呆”等。早在唐代孙思邈的《华佗神医密传治痴呆神方》中就有提出“痴呆”病名,书中提到“此病患者,常抑郁不舒,有由愤怒而成者,有由羞恚而成者”。孙思邈在《千金翼方·养老大例第三论》中记载:“人年五十以上,阳气衰,损与日至,心力渐退,忘前失后、兴居怠惰,计授皆不称心,视听不稳,多退少进,日月不等,万事零落,心无聊赖,健忘嗔怒,情性变异,食饮无味,寝处不安,子孙不能识其情。”描述的就是老年痴呆的演化症状。
中医诊断老年痴呆病是根据老年人逐渐出现的症状:善忘,反应迟钝,寡言少语,呆傻愚笨,重则神情淡漠,终日不语,哭笑无常,不辨昼夜,外出不知归途,不欲食,不知饥,两便自遗,性格改变,自私狭隘,顽固固执,不知羞耻等等,日渐加重以至不能正常地进行工作和生活。
中医认为,老年性痴呆是由髓减脑消、痰瘀痹阻脑络所导致的一种神志疾病。基本病机为髓海不足,神机失用。年老者肾精已亏,先天之本不足,气血化生乏源,气血运行不畅而致血瘀,从而加剧人体脏腑及脑部的老化;同时,如嗜食肥甘厚味或有外邪侵袭,亦会损伤脾肺,导致痰浊中阻,上蒙脑络,清窍失养,神明失调,与瘀、毒互结,阻碍气机,影响气血运行,总的来说,其病理机制涉及心、肝、脾、肾多脏,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症。
02
如何辨证施治
人到晚年,肝肾精髓亏虚的是常态,老年痴呆这个病,其基本面是肝肾不足为本,痰浊、肝风、淤血为标。要想调治,治本之策就是补益肝肾精血,治标之策就是息肝风、化痰浊,从而标本兼治。
分享一个收录在《当代名老中医典型医案集》中的经典组方:
生地12g,熟地12g,山萸肉12g,枸杞子12g,菊花12g,蒺藜12g,杜仲15g,天麻12g,钩藤15g,石决明30g,泽泻30g,白术15g,丹参30g,菖蒲9g,炙远志6g,枳实12g,竹茹6g。
仔细揣摩其中的中医医理:生地、熟地、山萸肉、枸杞子、杜仲滋补肝肾精血;菊花、蒺藜、天麻、钩藤、石决明平肝祛风;泽泻、白术、枳实、竹茹化痰浊。这三组药物,就是老中医组方的三板斧。在这个基础上,稍微加一点远志、菖蒲、丹参来开窍、活血、安神。
注:因个体差异和病机差别,组方必须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和应用。
03
如何预防老年痴呆
《黄帝内经.素问.刺法论》言:“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要想防范病邪入侵,最重要的是提升“正气”,正气乃人身真元之气,要让真元之气保持畅通,需从日常养生做起,从调养“身体”和“心神”两方面同时进行关照。
(一)养身体
身体是心神寄居之所,身体是精神的物质基础,精神又可调控身体,二者互为依存。要防老年痴呆,首先得让身体保持健康活力,精神才有所依托。
从日常运动锻炼入手,推荐两种适合中老年人增强体质的方式:
1.太极拳
太极拳作为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一种身心锻炼方式,在替代医学和传统医学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它作为一种吸取了中国古典哲学和传统中医理论的体育锻炼活动,以内外兼修、柔和缓慢、轻柔灵活为特点。其柔和缓慢,强调心静体松,以意随行,意念、腹式呼吸和动作相互配合的特点,能够增加脑组织的血液灌注,不断地刺激中枢神经系统,可以起到改善老年人的认知功能的作用。
此外,太极拳作为复杂运动技能和冥想的结合形式,被证实可提高心理健康水平,降低抑郁情绪,增强执行功能。长期的太极拳锻炼对中老年人的多个方面能力均有所帮助,包括人格、情绪状态、注意力、反应能力、工作记忆以及执行功能等,能够延缓中老年人的认知功能衰退。
2.八段锦
八段锦功法是一套独立而完整的健身功法,以八段锦中有“两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调理脾胃需单举,五劳七伤往后瞧”四个动作体式为例,其中五劳(心、肝、脾、肺、肾)和七伤(喜、怒、思、忧、悲、恐、惊)是指强烈且持久的精神紧张导致气血失调,继而导致脏腑功能受损。
通过呼吸吐纳,身体柔和缓慢运动等中医行为疗法可以调畅情志,消除焦虑、恐慌,调节五脏六腑功能,达到阴阳平衡,从而预防和延缓老年退行性疾病的发生。
(二)养心神
中医认为,神的居所就是脑,中医有“脑为元神之府”的说法。人的视觉、听觉、嗅觉、感觉、思维和记忆力等认知相关功能,都是受到脑的控制,只有大脑健康,才有可能维持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的健康运行。
养心颐神的方式很多,以下三种比较适合中老年人:
1.冥想
养脑先养心,而养心的核心在于静心。静心的方式很多,冥想是很好方式。冥想是一种关照内心的方式,它通过获得深度的宁静状态而增强自我知识和良好状态。就是停止知性和理性的大脑皮质作用,而使自律神经呈现活络状态。简单的说就是停止意识对外的一切活动,而达到忘我之境的一种心灵自律行为。
每天冥想15-60分钟,可以极大地改善我们的生命质量。其中最大的功效体现在对于大脑的改善:研究显示,通过冥想可以使大脑皮层面积增大,使大脑灰质变厚,能增加与情绪管理,正面情绪,自制力相关的大脑区域的体积,从而让你更能集中注意力,同时也会变得更加聪明。
2.读书
读书对健康有三大好处:颐神旷心、增趣添雅、长才益智。特别是人到老年,读书看报是一种休闲、消遣,可以陶冶情操、消除失落感、寂寞感、孤独感,同时,常读书能够激活大脑细胞,平衡心理,延缓衰老。
读书是一种高级的精神活动,是灵魂的支柱。世上能使人快乐的东西很多,但一切快乐归根到底都要由精神感知。通过读书来颐养心神,从而达到健脑益智的目的,可谓最方便易得、最经济实惠的健脑养生方法。
3.品茶
饮茶,不仅能陶冶心性,修身养性,而且能改善身体五脏六腑的机能的作用。我国一直流传着茶能解毒的传说:“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老年人经常喝茶不仅能止渴、提神、消食、利尿、祛痰、明目益思、消炎解毒,而且有助于养脑、益智。此外,茶叶中所含的多种矿物质可补充人体需要,维护人体健康。
一个人喝茶可以怡情,一茗在手,心中自有星辰大海,可谓独品得神;和朋友一起喝茶则能调节气氛,清茶一杯,淡风论雅,对品得趣。总之,无论是品茗独饮还是以茶会友,茶无论从物质功效层面还是精神怡养层面,都是我们人生的良好伴侣。好好喝茶,喝好茶,千百年来都是中华养生之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