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怀正念,面对盛情 也不难却

身为一个F 弟子,在世间法中,我们同时也负有家人、朋友、同事等多种身份责任,在当今这个纷繁世俗的社会,我们不定时会面对各种商务应酬,各种即兴的聚会等,这也是考验我们戒行的时候。


当大家欢聚一堂时,忘却所有,开心一刻,举杯共饮,此时此刻,有的人可以不为所动,你们推杯换盏,我自笑拒不动;有的人则觉得此情难却,就适当饮一点意思意思吧;还有人再三拒绝,但最终抵不过朋友的盛情劝说,败下阵来端起了酒杯开怀畅饮……


另外,当接受别人款待时,对方一番好意为自己点杀物命,此时,有人会立刻制止,甚至顺势引导;有人却因“盛情难却”不予制止,给自己找理由:我们生活在这个社会和人打交道,总不能给人一种不食人间烟火的感觉吧……



以上种种问题,大家或多或少都听闻或者经历过的。对在家修行的人来说,这些都是要面对和认真思考的。如何去践行  佛  陀  教戒,是我们修行中很重要的一课。其实当我们基于正知正见,如理如法地去行持时,都会获得别人尊重的。由于万法皆无常,我们世俗的所谓欢愉都是短暂的,如果因为短暂的欢愉而为自己种下不净业,这完全是得不偿失。


随着闻法的不断深入,自己慢慢地醒悟过来,原来懂了和做到了差距太大了。在  佛    陀  说  法《浅释邪恶见和错误知见》中说:“认戒律不需全部守。只要你受了某个戒,就得不折不扣的守,每一条都得守,不能认为只守其中一条或部分戒条,某些戒条可以不守。只要认为戒律可以不必全部守,此理念不仅是邪,而且是恶。”



当我们静下心来,再来看这一切戒律,认真思考,如果我们严格守戒,也许会暂时遭到别人的不理解,甚至会因为守戒而被非议,但我相信,佛    菩  萨会加持严守戒律的人,最终这一切问题都会得到圆满解决。除非我们是假装守戒,因为严持戒律犹如身穿铠甲,当遇敌来袭时会保护我们大家免受其害。


最近我恭闻了佛    陀  说法《圣者不是自己和弟子说了算的,符合考核印证,不是圣者也是圣者;空洞  佛  学  理论与真正的  佛    法 是不同的领域》,对我触动非常大,让我时刻都谨记于心。 佛    陀说,我们这一世难得这暇满人身,如果今生再不利用这个人身努力学佛修行,解脱成就,以后再也没有机会了。也许你会觉得这样的警醒常常听到,但是,当我听到  佛    陀  语重心长的告诫大家时,说实话我感觉心头震撼、毛骨悚然。因为  佛    陀  不会妄语,如此,我相信今生没有任何事比解脱成就更重要,自然也就知道应该如何持戒了。



当我懒散、懈怠,以及面对修行中的各种违缘时,我就会想起 佛  陀    的这些说法,让我更有力量,更能提起正念,不断地鞭策自己,提醒自己莫虚度光阴,真正地践行  佛    陀    教  戒,好好修行,严持戒律。要真正地领会和感恩  佛    陀    的大悲之愿,树立正知正见,做一个惭愧的,无私的,利他的,精进的修行人。


撰文:沧海一粟

编辑:芝麻开花、尉朗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世俗繁务中遇到“盛情难却”时,到底该如何持戒呢? 身为一个佛弟子,在世间法中,我们同时也负有家人、朋友、同事等多种...
    多持阅读 1,254评论 0 0
  • 净土宗的戒律观 慧净上人 首先,恭喜大家受戒回来,成为一个如实的出家人。 受戒,是出家人最基本的身份代表,至少要受...
    佛平王静阅读 7,758评论 0 2
  • 痛苦这种情绪,我想每一个戒律精严的人都曾经面对过它,甚至正在面对它。 有的人因为它的存在开始反省自己,纠正错误,从...
    释续祥阅读 5,713评论 2 5
  • 张利平2021.3.6「学习《情绪按钮》第20天收获: [太阳]今天学习内容: 第七章《情绪的来源》(五)情绪的来...
    张利平专注国学教育139876阅读 10,541评论 1 3
  • 这周的作文题目是:假设你现在在火车上,对面坐着一个漂亮的异性,去构思一段故事,想想接下来会发生什么。那么接下来我的...
    2077516阅读 7,615评论 3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