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算日子,自己加入艺术团学习唱我们的苗歌,已经有三个多月的时间了。也记得自己加入的初衷是什么?
作为一个苗族的一份子,我觉得在北京自己是有条件、有义务、也有责任的去宣传我们的民族文化的。
就像现在的自己,在自己的认知水平下,目前先以唱苗歌的形式,在北方进行传播我们的苗族文化。传播的方式有很多种,期待自己在未来慢慢去发掘。
这次国庆节,我们团队到天津参加这场活动,是以苗族绣娘的身份过去的。原本定好的,我们要唱苗歌,做手工刺绣,团长还准备好的绣布、针线、竹篮等都带过去了。
但是,到天津了,我们去彩排的时候才知道,我们只需要唱苗歌就可以了。因为这次活动主要展示的是云南彝族的刺绣,而不是苗族刺绣,我感觉我们这次过去的目的相当于是帮忙热热场。
即使是这样,我们也很认真的在展示我们的苗族飞歌与我们精美的服饰盛装,当游客来和我们合影时,我们也会向游客介绍我们苗族盛装上的刺绣,且我们也玩得很开心。
现在的自己喜欢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因为这样能认识到不同的人。这次去天津,就认识了两个新的陌生人,其中一个是云南彝族刺绣传承人李老师。
后来看了李老师的朋友圈,得知李老师是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姚县人,且是一名彝族刺绣传承人。7岁起就开始学习刺绣技艺的她,凭着对彝绣的热爱,走访当地刺绣老艺人,刻苦钻研民间技艺,使刺绣技艺日臻完善。17岁时,李老师走出山村,成为一名彝族刺绣技能表演的演员。
2008年5月,为了更好地传承和保护彝族刺绣文化、发掘优秀的彝绣人才,李老师在楚雄彝人古镇创建关于彝绣公司。近年来,李老师培训出大批彝族绣娘,带动2000余名妇女实现增收。“彝绣天地”的绣品畅销国内外,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当时看完李老师的故事,自己的内心也有很多的想法,觉得她能为自己的民族做这么多的事,一边培养大批的绣娘,一边带动妇女实现增收,一边传承自己的民族文化,作为一个这样的女人,我觉得真的了不起。且在活动现场,李老师还向大家展示了她们彝族刺绣的作品,还给大家唱了一首她们自己的民族歌曲。
反观自己,我能为自己的民族做点什么呢?我们的苗族文化也是中华民族的绚丽瑰宝,我们的苗族也有踏着古歌而来的--”苗绣“。
苗绣是我们苗族文化的载体,它将苗族古歌、传说和故事以刺绣形式表现出来。以绣布为画纸、以针线为笔墨,凭借代代相传的技艺,把历史文化和对家乡的赞美、对亲人的祝福定格在精美的刺绣中。
目前,当下的自己,对自己的民族文化了解还是比较少,接下来,自己将在一边上班的同时,一边把自己的民族文化知识补一补,苗歌继续学习,继续唱,继续参加活动展示自己的苗族飞歌等。
这是目前自己能为自己的民族做的事情了,希望在未来能做很多很多。
迈进新时代,希望我们的苗族文化注入到现代化生活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