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时长:1小时30分钟
阅读内容:第四章 不与真相较劲(56页)
“众生皆苦”四个字蹦出来刹那,从未有过的全身一麻,鼻子一酸——下午看《济公》时候突然感受到众生苦是因为我们都在追逐快乐的过程中迷失在痛苦和挣扎里。
这几天读李雪的书真是对自己的考验,费脑子。她文笔简略,词语使用并不如通常意义上所理解的。所以需要脑补可能的情节,结合前后内容推导才能理解。
一、内容分享
今天这一章讲的是不与真相较劲,分七个部分:
01 成长,不要太用力
内在问题模式的呈现,几乎无可避免地会触发我们的焦虑,让我们特别想改变自己,活成更好的样子。
作者曾经期待把自己变成心理学上被称为的健康人格,于是付诸一切努力。而实际上这种期待和改变本身也是一种模式,是全能自恋的体现。
全能自恋——是个心理学术语——指每个人在婴儿早期都具备的一种心理,即婴儿觉得我是无所不能的,我一动念头,和我完全浑然一体的世界(其实是妈妈或其他养育者)就会按照我的意愿来运转。而有全能自恋成人的特点是高度的自信和跌倒谷底的自卑以及无助状态下的逃避和易怒反击。
这样的人不相信外界,认为靠自己一切都可以,从而把外部世界当成工具和棋子。但又时常处于矛盾和相反的状态中。这种感觉可能很多人都有,自己也时常如此——心情如坐过山车一般忽高忽低。
作者分析背后原因是我们小时候发出的信号没有被妈妈看到,或不被回应,自己感到深深的无力——认为只有靠自己才能改变。
无论我们在成长过程中发现多少问题模式,分析出多少扭曲的动力,都要保持一种温柔的觉知:我不是要训练和改变自己内在的小孩,而是要试着理解他,陪着他慢慢走。
我们很多人一生都在追求改变自己更好的过程中。但可能会忽略自己的感受,在改变的时候给自己施压,从而导致自己身体或心理产生病变。
突然发现其实我们一直用对待自己的方式对待世界——我们内在逼迫自己改变,外在逼迫别人改变。如果我们能够真正陪伴自己,我们也就学会了真正陪伴别人。
02 不优秀,不配活
成年人想要通过“作”的方式来刷存在感,确认自己是否配得上无条件的爱,显然是行不通的。
想要得到救赎,自我负责才是最重要的先决条件。
因为成长过程中,我们被要求听话、懂事,如果我们能做到,是因为压制自己的感受和需求。我们会感觉到爱是有条件的。但是每个人的内心都期待被无条件的爱,所以当我们在家庭中不能得到,便希望长大后在伴侣身上得到,于是我们可能通过一切“作”的方式测试对方是否真的爱自己——背后是我们深深地不相信自己可以被别人无条件的爱。
03 不让自己成为对方的囚笼
如果我们把所有注意力都放在孩子身上,就等于给自己建造了一座监狱。在这座监狱里,孩子不得自由,我们也失去自由。
作者介绍了两种父母:
A 焦虑型父母——他们件件事情都要替孩子做主,干涉孩子的自由和选择;
B 淡定型父母——他们可以先活好自己,对孩子不会凡事都亲力亲为,他们有界限感;
焦虑型的父母其实就是给孩子打造一个囚笼,而在管教孩子的过程中自己被囚禁了,同时孩子也会感到窒息。
04 评判与不接纳让关系受伤
评判无论对自己、对别人都没有正面意义,只会加重自己内心的分裂和痛苦。
因为当我们评判别人的时候,我们的人际关系不可能舒服,自己也不可能轻松愉悦。
不评判对方并不意味着压制自己的想法不进行表达。之所以不评判是因为我们可能不了解事情的真相,即使我们了解到的是事实,但别人的想法我们并不了解。我们在评判的时候就已经按自己的标准下了结论——对方不好。
分享一个《在远远的背后带领》书中的例子吧(本书也有例子,但我觉得不明显)
事情背景:小芳发现小慧在某个帖子上用了她写过的一段话,却没有告知她,于是非常生气。
小芳认为:对方在抄袭自己。
采取行动:直接揭发对方的行为,并让对方难堪,把对方从自己的通讯录中删除,让对方以后再也看不到自己的文字,并且直接在相关群里告诉她,这样抄袭是对自己的不尊重。
实际情况:小慧可能只是出于方便,未经小芳同意就用了她写的东西(也可能就是忘记讲了),甚至在了解小芳生气后,主动删除了原贴,进行了道歉。
所以这个恶意抄袭其实是被小芳臆想出来的。
如果我为了教育对方,为了所谓的“公平和秩序”,我的评判只会加重对方的羞耻感和抗拒感。
我们每个人都渴望美好,但没人是想被批判成长的,如果有选择,我们更期待在爱的环境下成长。
05 哪里有改造,哪里就有反抗
活在改造别人的妄想中,最直接的影响是给自己造了一座监狱。
关系中有一个不变的规律:只要有改造对方的欲望,就一定会遭到反抗。这里说的反抗其实并不是我们通常理解的改造别人眼前结果。眼前结果可能会抗拒,也可能会顺从。但此刻的顺从只是表面,因为被改造者的需求和感受被忽略甚至被压制,只能通过其他方式进行转化,这样就可能在后期表现为应付、关闭内心、自残等。
这部分作者举了自己的例子,说曾经不去参加各种活动,只是把精力都放在改造父母的大梦中,并且消耗殆尽。她需要时时刻刻被父母看见,如果得不到父母回应,就像个死婴一样,瘫在那里不动——这是她婴儿期的重现。
这块我仔细思考觉得我们人可能分为三类:
1、没意识到自己有问题,不觉得需要成长、改变——或者认为自己就这样了;
2、意识到了自己有问题,对自己不满意,希望改变自己——于是认为环境改变对自己很重要,便去改变环境——比如改变父母、原生家庭等;
3、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并且接纳自己现在的一切,与一切和解——不再苛求环境,而是能够理解感受一切。
我想这本书可能更适合第二类人群,尤其是那些迫切想改变自己的人吧,告诉那些人这些亟待改变的措施可能都不一定合适。
06 带着孤独,活出丰盈
我不断幻想,如果自己做得再好一些,就能赢得关系,于是陷入可悲的轮回。
孤独,是我们很多人都一直在抗争的事情,我们讨厌孤独,希望有个理解自己、爱自己的人陪伴。但我们终会发现我们与什么抗争,什么就不会消失,而且像幽灵一样在自己左右。
所以不如像对待我们癌细胞一样——不去躲避或改变它,而是知道它的存在,静静陪着它,因为它本身就是我们身体的一部分。
孤独也一样,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
自己曾经每当夜深人静时,就会羡慕别人有人陪伴,觉得自己特别孤独——现在想想可能是因为自己没有感受到爱——或者说自己不会爱自己,所以才期待有别人来理解自己和爱自己。
我又一次把责任和幻想推给了别人,这一切多么可笑又不靠谱!学会自爱,便不会再惧怕孤独,当爱自己的时候,便会得到别人的爱,因为越懂爱,越能感受爱。
07 内向,因为关系是对自己的损耗
关系是为自己积聚能量,还是损耗能量,这取决于我们的内在关系模式。
作者分析我们的内在关系模式是由四种父母与孩子的互动模式决定的:这四种分别是共振互动型、以母亲为中心型、无关反应型和情感逆转型。
作者在本书中只对第一、二种做了介绍,共振互动型是指小时候母亲和婴儿可以互相发出和接收信号,情感交流畅通无阻,孩子在双方关系中得到滋养;
以母亲为中心型是指孩子小时候只能顺从母亲信号,母亲对孩子的信号漠视。比如母亲想什么时候给孩子喂奶就什么时候喂,不管孩子是否饿;母亲心情不好,就不允许孩子心情好……
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容易没有底线地付出,希望以此换来爱,但在这样的关系中是一种自我感受的压抑,精神上的自我阉割。所以他们会在和朋友的交往过程中压抑自己的想法跟随对方,内心却积压不满,又担心关系破裂,从而选择委屈自己的维持着。
作者给出改变建议:甄选自己的关系,减少“只索取不付出”的朋友关系;
二、我的疑惑和问题
1、在”04 评判与不接纳让关系受伤“这段作者插了个题外话,我是实在无法理解:
有一种有趣的现象,越是表现无助、能量上退缩的人,越是容易遭受攻击,攻击者似乎无意识地想要打破对方的退缩,让对方敞开能量接纳自己。
这样的人既容易引发一些人的保护欲,也容易引发一些人的攻击性。
“攻击者似乎无意识想要打破对方退缩,让对方敞开能量接纳自己”这段我实在无法理解。记得自己小时候经常被同学排挤、欺负,当时的自己有着深深的恐惧和无助,而在对方眼中这是一种乐趣,他们觉得我的某些行为是他们无法理解的,所以他们觉得逗我很有趣。
这种情况在我从事教育工作之后,也在学生中得到印证。学生间欺凌有两种:一种真的比较恶劣,已经理解权力和暴力的意义,想征服一切;还有一种就是觉得比较有趣。
但是无论如何我都理解不了,这种攻击者是无意识要打破对方的退缩,让对方敞开能量接纳自己。
2、在“05 哪里有改造,哪里就有反抗”这段作者有段文字无法很好理解:
促使你和父母住在一起的真正动力其实是你不肯放过父母,一个新生命的出生,再次激发你改造父母的欲望。
真是如此吗?我想这段是不是过于主观武断了,我自己无法理解到这个层次,因为在我身边确实很多朋友没精力照顾孩子,只能交给自己的父母帮忙养育(尤其是孩子小学之前)。
结合上面两个问题,有一种理解可能可以说通:作者描述的是一种客观的实际结果情况,而非主观的意愿。
比如说第一个问题中表现无助的人被攻击,攻击者的这种行为出现,客观上被攻击者可能会出现两种结果:一种是逃避,一种是突破反抗;
第二个问题中,把孩子给父母养的客观结果是自己看不惯父母的养育方式,于是希望改变父母。
如果有朋友对以上两个问题有思考和想法,也欢迎交流,不胜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