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虽然是加班的一天,但是关于班主任工作的家校沟通和情绪减压的培训学习,能利用周末进行充电学习,也是让我乐在其中,收获满满。
第二模块儿是“教师情绪减压”。活动依然在热身活动“一起来做手指操”后拉开了帷幕。索老师请我们通过自评“生理”、“行为”、“认知”、“情绪”得分判断自己的情绪压力状况。原来,心理卫生组织统计:教师的心理压力水平仅次于飞行调度员,位列各行业第二。教师的情绪问题一般呈现出焦虑、强迫、抑郁、躯体化、敌对这些现象。但是,经“感觉剥夺实验结果”得出结论:人需要一定外界刺激和压力你,适当的压力能像动力一样,让我们保持正常心理功能,推动我们的行动和成长。
然后,索老师组织我们进行“雨中人”的绘画测试压力活动。通过解读,对自我“压力状态、压力应对、抗压力量”进行判断。
教师的工作压力来源为“工作任务”、“难以教导的学生”、“家长期望”、“职业发展”。教师的家庭压力来源为“家庭关系、家庭责任、家庭经济状况”。社会快速发展,特别是AI技术的日新月异,也给教师带来压力。教师的“心理因素与自我认知”压力来源是“完美主义倾向”、“责任感过重”、“角色冲突”、“自我价值感低”。
压力会给教师带来负面影响。比如70%以上的人,会以攻击自己身体器官的方式来消化压力和情绪,思想可以欺骗自己,但身体不会说谎。教师的情绪状态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的情绪压力得不到疏解,可能会引发人际关系冲入和家庭矛盾。
索老师给我们两个减压思路:1.改变认知,舒解压力。认知调控法,告诉我们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得到的结论就不同,我们的烦恼不是源于事件本身,而是源于我们对事件的看法。只要我们想法改变,情绪改变,压力就会减轻。 2.调整心境,减少压力。
缓解不良情绪,也有许多小妙招,比如缓解焦虑自我安抚技术的蝴蝶拍、90秒情绪冷却法、肌肉渐进放松法等。我们可以通过流泪发泄情绪,通过运动宣泄情绪,通过倾诉宣泄情绪,让自己远离负面情绪。
最后,索老师又教会我们做家校共育的团辅活动。还让我们现场体验“一个蛋的暴走”和“传数字”、“解人结”等活动。
最后,索老师说:“教育是一场温暖的双向奔赴”。她用苏霍姆林斯基的话结束本次讲座:“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学和教育过程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