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满
老子:“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可见,老子对俭的重视。
晚清伟大成就者曾国藩,他的一生,也让我感受到他为人处世的节俭。他不仅自己身体力行,更是对家人也严格要求,把勤俭节约看得非常非常重要。
据说,他身上的一衣一袜,都是夫人、儿媳或女儿亲手缝制的。三十岁生日那天,家人帮他缝制了一件青缎马褂,这在当时的达官显贵家中不过是件便服罢了,但对曾国藩来说却非常珍贵。他平时舍不得穿,只有节庆之日或过新年时才穿,直到他去世时,这件衣服依然像新的一样。“成由勤俭败由奢”啊,曾国藩的勤俭节约,也是他成就非凡人生的重要一笔。
《朱子家训》中也有“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劝诫。也是古人对节俭的看重。
俭以养德,我们说,人一出生时心都是清净的,没有那么多的欲望,可是随着家族的影响,社会环境的侵染,大多数人都被身外之物所迷惑,很多人因为外在物质迷失了自我,也很多人成为了钱的奴隶。
那么物质重不重要,当然是重要的,那么过度奢华,放纵,不爱惜,不节俭,就会导致自己一直漏财,有原则的节俭是相当必要的。过度奢侈会导致什么问题呢?
第一,会消耗福德;
第二,会增加欲望;
第三,会增长习性;
第四,会使人愚痴;
第五,会折损志向。
反观自己,我在生活当中有没有做到节俭呢?我是不是在过度地挥霍呢?我有没有养成节俭的习惯呢?
孩子的玩具会不会太多;孩子的衣服会不会太多,总是反复问孩子要不要这个,那个?就是增长孩子的欲望啊,先反躬自省。
我们总觉得,孩子所需,要尽自己所能地给他们最好的,满足他们的物质需求,殊不知,这样的一种教育方式,也会深深地把他们带入奢华的道路上。
孩子养成了奢侈的习惯以后,要让他俭朴是很难的,一个俭朴的人要学会奢侈,却非常容易。这是多么可怕的定律,能够知道奢侈的坏处,能够知道俭朴的好处,家长做好勤俭持家,自己点滴做起,好好地进行引导,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也感受到勤俭的好处。
勤以修身,俭以养德。越勤劳的孩子,长大后也快乐,越俭朴的孩子,长大后越快乐。
勤俭让自己养心,增长智慧。孩子也会在父母的耳濡目染中,增长智慧。
奢侈浪费,要戒之,戒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