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有这样一个谚语:人生的乐趣,在马背上,在书本中,在女人的怀抱里。
对于生活在沙漠之中的阿拉伯战士来说,马不仅是生活的手段,更是荣耀的象征,所以被排在第一位。而书却紧跟其后,排在了第二位,书如此重要,正是因为它能够满足人类对知识的好奇心。
出口明治也说:“如果问我为什么读书,大概我只有一个回答,‘因为有趣’。”
他是日本最知名的读书家,也是本书作者,迄今为止已经阅读过万册书籍。
他把自己的阅读经验写成了《书的使用法》一书,来告诉我们为何读书,如何选择自己喜欢的书以及与书交流的方法。
01.阅读提高修养
哲学家帕斯卡在《思想录》中说到:“人不过是一根芦苇,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却是一个能思考的芦苇。”
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能够自主思考。
不读书就无法获得修养,没有修养就无法进行自主思考。
修养就是我们为了获得更好的生活,掌握作为思考材料的信息。
坂本龙一是日本的一位音乐家、演员、制作人。1988年,他凭借电影《末代皇帝》创作配乐,获得了第60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原创配乐奖,是第一位获得该奖的音乐家。
他在日本东京的中野区出生,3岁开始弹钢琴 ,幼儿园时期创作出个人第一首歌曲《小兔之歌》,此后一直走在创作的道路上。
因为从小就接触音乐,他拥有丰富的音乐知识,能够不断提升自身的修养。他脑海中储存的音乐知识,能够灵活地将这些音符组合与替换,从而弹奏出美妙的音乐。
我们如何提高自己的修养?
作者为我们介绍了三种方法:人、书、旅行。
而最有效地获得修养的工具就是书。
书有5点优越性:
流传百年的东西很少出错;
花费的成本与时间都很少;
不受场所限制,可以随时获得信息;
时间轴与空间轴具有压倒性的广度和深度;
能够获得比亲身体验更佳的经历。
有人说,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陷于狭隘的痛苦,烦恼不断,其根源就是读书太少。囿于有限的学识和认知,没有足够的智慧来解决生活中的难题。
书犹药也,善读不仅可以医愚,还能让人不断蜕变成长。
02.三种选书逻辑
如何快速掌握选书的方法?
1.学习未知领域知识的方法
如果想系统地学习新知识,需要至少读7-8本书,要先读厚书,再读薄书。
为什么呢?只有有真正实力的人才能写出厚书。
当读完4~5本书的时候,你一定能够掌握这个领域的大致轮廓,就可以阅读薄的入门书了。
然后学以致用,通过阅读来掌握全貌,通过旅行来亲身了解,通过与人交流来解除疑惑。经过自己的咀嚼并吸收之后,知识就会变成我们的修养。
2.古经典籍的阅读方法
为什么人们会觉得阅读古经典籍很难?是因为我们所处的时代背景不同。
其实,超越时代留存下来的东西,无条件正确,能够学到人类最基本最普遍的喜怒哀乐,可以作为案例分析学习,锻炼自主思考的能力。
哲学家木田元经常说:一字一句地阅读古经典籍,感受作者的思考过程,是锻炼人类思考能力的最好方法。
如何选择呢?
可以先阅读自己喜欢的或内容有趣的经典作品,不习惯阅读古经典籍的人可以从薄书开始,尽量看原著而不要看解说书。
3.现代书的选择方法
我们读现代书多一点,作者告诉我们这几个方法。
选择自己感兴趣领域的书
选择一下子就映入眼帘的书
翻阅最初的5页来做出决定
看3份报纸的书评专栏
选择感兴趣的书,不要在意作者
可以通过SNS来听取他人的意见
我们选书要选的是自己必须学习的,自己感兴趣的书,这样才能读下去。
03.与书交流:认真对待,有效输出
1.读书时的规矩:读书时要扎好领带,端正坐姿,带着认真的态度读书。读书是和作者一对一的交流,我们需要真诚沟通,不做笔记,完全沉浸在倾听之中。
2.读书的误区:我们经常会陷入阅读的误区,比如当自己的想法和读者不一致时,要试着从作者角度理解;
读书时不要一味追求速度,不要带着功利的态度去读书;
遇到经典书籍时尝试重复阅读,每一次阅读都会有新的收获。
3.有效输出:输入是为了更好的输出,输出倒逼输入。
带着问题去读书,读完一本书之后,我们可以一起分享讨论,也可以写下自己的收获,有了自己的理解,读书才会有意义。
04.写在最后
阅读本来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情,《洋葱阅读法》中提到“阅读实际上是以你为中心的、很自由的一件事。”
作者在书中也一再提到以自己的兴趣为主。
我们通过这本书的阅读,可以很好的掌握书的使用法,重要的是如何践行。
当你学会从书中学知识、找答案,你就拥有了自主思考的能力,我们每个人生来都带有一颗好奇心,时刻保持阅读的兴趣,找到自己存在的意义,探索世界的无尽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