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写作背景:
时代大背景:此文写于1925年,当时的中国极其混乱,帝国主义正在迫害中国,广大的劳动人民生活艰苦。鲁迅生活在北洋军阀统治下的北京,切身感受到社会的黑暗,就像处于异常“昏沉的夜”。这种社会状况对鲁迅的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他的作品往往带有对现实的批判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个人心境:在这样的艰难处境下,鲁迅内心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以及对现实的不满和反抗。这种复杂的心境在《好的故事》中得以体现,他通过梦境中的美好景象来寄托自己的理想和追求。
2.文本结构:
现实引入:文章开头描绘了“昏沉的夜”,作者在这样的环境中闭着眼睛,靠在椅背上,捏着《初学记》,营造出一种压抑、沉闷的氛围,这也是作者当时所处现实环境的象征。
梦境呈现:随后,作者进入了梦境,看到了“一个好的故事”。梦中的水乡景色美丽、幽雅、有趣,两岸的乌桕、新禾、野花等景物,以及农夫、村妇等人物,都倒影在澄碧的小河中,随着水波荡漾,交织成一幅生动的画面。这部分对梦境的描写细腻而生动,充满了色彩感和画面感。
- 梦境破碎:正当作者想要凝视这些“美的人和美的事”时,梦境突然破碎,仿佛有谁掷了一块大石下河水中,水波陡然起立,将整篇的影子撕成片片。作者从梦中醒来,眼前只剩下几点虹霓色的碎影,又重新回到了“昏沉的夜”。
3.表达特色:
对比手法:开头和结尾都提到“昏沉的夜”,与中间梦境中美好的景象形成鲜明的对比。这种对比突出了现实的黑暗与梦境的美好,也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给读者以强烈的冲击。
词语运用:文中的词语运用独特,如“石油”指“煤油”,“伽蓝”指“寺庙”等,这些词语的使用反映了当时由文言文向白话文过渡的语言特点,也增加了文本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感。
修辞手法:文中运用了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例如,“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错综起来像一天云锦,而且万颗奔星似的飞动着”,将“美的人和美的事”比作“云锦”和“奔星”,生动地表现出梦境的绚丽和美好;“两岸边的乌桕,新禾,野花,鸡,狗,丛树和枯树,茅屋,塔,伽蓝,农夫和村妇,村女,晒着的衣裳,和尚,蓑笠,天,云,竹……”这一排比句,简洁地罗列了梦中的各种景物,增强了文章的节奏感和画面感。
象征意义:“昏沉的夜”不仅是指作者写作时的夜晚环境,更是暗指当时中国的黑暗社会;而梦境中的美好幻象则象征着作者心中遥不可及的美好愿景,是他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4.主题思想: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者在梦中看到的“好的故事”,充满了生机和活力,体现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种向往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欣赏,更是对人与人之间和谐关系、对自由平等社会的渴望。
对现实的批判:梦境的美好与现实的“昏沉”形成强烈的反差,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批判。他清醒地认识到现实的黑暗,但又不愿意沉沦其中,而是通过对美好梦境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改变现实的渴望。
执着的精神:尽管梦境最终破碎,但作者“总记得见过这一篇好的故事”,并且想要追回、完成、留下它。这体现了作者执着的精神,他不会因为现实的艰难而放弃对美好理想的追求。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品味词句、分析结构等方式,深入理解《好的故事》的内涵和艺术特色,让学生感受鲁迅作品的深刻思想和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