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舍离》读书笔记二

第3章

断舍离改变人生

舍得便是获得。

复位人生。

做出最适合当下的选择和决断。

重拾自信心。

成就自在从容的人生。

3-1从表面看来,我们丢掉的是杂物,但是同时我们丢掉的还有看不见的世界里——内心的“多余的执念”。

3-2只有不断地处理掉那些不需要的东西,才能在这个过程中专注于那些“生活关系度高=喜爱”的物品,从而逐步形成螺旋上升式的人生路线。

Step1 “关联度的质量”上升,带动“思维的质量”上升。

处理掉不需要的物品,专注于那些与自己生活关联度高的物品上,思维和观念就会越发清晰明确。

Step2 “思维的质量”上升,带动“行动的质量”上升。

思维流畅无阻,会让我们针对“现在·这里·自我”迅速地做出正确的行动。

Step3 “行动的质量”上升,带动“结果的质量”上升。

迅速地做出正确的行动后,也能快速地获得成果,提高决断的精度。

如果把这种变化放在人际关系上会更好理解。

比起不熟悉的陌生人,和坦诚相见的朋友一起工作,“思维的质量”和“行动的质量”更容易提升,也会带来好的结果。

假设你要当面感谢别人,“行动的质量”提升前,总想“找时间得去谢谢别人”却找不到时间,向后拖延而错过了机会,但是“行动的质量”提升之后,就能立刻出发去当面感谢别人。这对自己对别人都是件开心的事。

“身体”“心灵”“生命”既然处于居所空间内部,那么“居所空间”和三者都有直接关系。正因为如此,不需要·不合适·不愉快的杂物的清理有助于促进三者“空间”恢复原有机能。

第4章

断舍离,怡然生活

“活在当下”“结果反馈到自身”“给予”镌刻心中,

不断地深入断舍离,

找回自由呼吸的美好空间,

怡然自得地享受人生。

4-1其实,人的烦恼大部分来自人际关系的问题,这些烦恼绝大部分都是源于“单方面的期待过高”——过多地给对方施加自己的价值观。这种过度施压总跟随着关心和爱护一同出现,因此,越是亲密的家人或恋人越容易出现这种问题。

这种情感处于看不见的心灵领域,再怎么提醒,这种情感也并非能容易抛开的。因此,要通过杂物的断舍离,一点点地积累经验,学会抛开期待和执念。

当对别人抱有期待,或是要责备别人时,要立刻意识到“首先自己要做好!”,主动地开始行动。在不断地体验、积累经验的过程中,逐步掌握好如何与人保持恰当的距离,学会抛开人际关系的烦恼。

4-2不要被人们口中的“常识”所束缚,从自己独特的“必要·合适·愉快”来决定事情的优先顺序,或者减少浪费,或者投资理财。这才是超越节约本身,将各自人生中的杂物进行精简智能化。

4-3与物品打交道是个愉快舒适的过程。

物品不是大麻烦,而是小伙伴。

空气清新、舒爽,让人想多待在这样的环境里深呼吸。

4-4从实际情况上来看,“因为处理掉多余杂物,人生才重新恢复光芒”的人远比“因为扔掉了某些东西,之后特别发愁”的人要多得多。怀着愉快的心情,利用“加分法”,积极地、反复地实践断舍离,这个过程让我们即使碰到什么困难,也能带着明媚的犹如乐天派的态度对待一切问题。

4-5断舍离是在“出”的思维的引导下,将物质、空间乃至自我内心精简化,让“此时此地的我”焕发人生光彩的“美学”。

(感想:第三次阅读了,不像前次那样全都相信,全都采纳,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来看。有些值得采纳的才采纳。有些断舍离,要慢慢来,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大概就像珍惜自己的金钱的,珍惜自己的时间,珍惜自己的环境,珍惜自己的空间!越努力越幸运,越干净越幸运!)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