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许多企业关注的焦点。自该政策推行以来,已历经三四年,其初衷是助力重点群体就业,像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失业半年以上且登记在案的人员等,以税收优惠激励企业吸纳这些人群。依据《关于进一步支持重点群体创业就业有关税收政策的公告》,这一利好政策将执行至 2027 年 12 月 31 日,掐指一算,如今仅剩下 3 年申报窗口期,企业若有意借助该政策减负增效,可得抓紧行动,莫失良机。
企业想搭上重点人群退税补贴的 “便车”,得满足几个硬杠杠:
其一,人员招用要精准;
其二,与招用的重点群体人员签订1年以上期限的劳动合同;
其三,企业依法为招用的重点群体人员缴纳社会保险;
其四,企业依法进行纳税申报,并按照规定缴纳相关税款。
那具体能拿到多少补贴呢?符合申请资质的企业,补贴 “红包” 颇为丰厚:
一般情况下,每人每月退税补贴上限为 650 元,一年下来最高可达 7800 元 / 人;若是退役士兵,待遇更优,每人每年退税补贴标准跃升至 9000 元。而且,这一优惠并非一次性,最长能延续 3 年,这意味着企业每招收 1 位重点人群,最高可畅享 23400 元(退役士兵则为 27000 元)的税收减免红利。
申报流程也不复杂,按部就班即可:
第一步,精准筛查人员。梳理 2021 年 1 月 1 日至今企业招用人员的社保缴纳记录,从中找出符合退税补贴条件的人员;
第二步,备齐申报材料,各类文件、表单等一样不能少;
第三步,前往当地人社部门认定,确认人员身份资质;
第四步,到当地税务部门进行信息采集,并提交税收优惠申请;
最后,就坐等财政退税补贴入账,或是直接享受税收减免抵扣实惠。
要是您对申报流程仍心存疑惑,别担心,欢迎随时找我们交流探讨,我们帮您答疑解惑,让您顺利享受政策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