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好:面对面沟通
今次拜访客户,此客户已下订单,通过微信图片联系确认的产品。今次到客户处,客户拿出产品,与自己期望的有一些差异,又拿出对标的产品图片,让我们重新做样品。由此可以看出,我们对产品的理解还不够深刻,只是按照自己的理解来看产品,而没有去了解客户的客户是谁,客户的需求是什么,导致产品与需求有差异。
与客户又聊了很多,重点是今年的行情变化太快,很多产品供应不上,影响了生意。以前微信沟通,双方的沟通感觉很顺畅,只是沟通到产品,其他方面根本无法沟通到。通过今次面对面沟通,对客户进行身临其境的了解,能了解到客户的生意状况,客户在当地的规模及影响力,也能感受到客户的理念和做事风格,才能有针对性的服务。
真正了解客户,必须与客户面对面沟通,才能了解到客户真正的需求,没有这些铺垫,与客户的沟通始终在表面,无法了解客户深层次的需求。与客户面对面沟通,建立信任,了解需求,推进项目的进展。拜访客户,面对面是最有效的,加强与客户面对面沟通的频率,持续了解客户。
2好:价值观:职业生涯的起点
今天又看《创能量:用创业的心态做职业经理人》。每个人的价值观都不一样,价值观是看不见的,通过行为判断对方的价值观。在职场中,价值观是职业生涯的灯塔,当遇到职业生涯的困惑或者职业生涯的底线时,价值观会帮助我们做出选择。价值观会变化吗?如果个人有意识的改变行为,价值观也会跟着不断成长。比如:以前认为穿红灯没什么,随着个人意识的提升,从行为上不会闯红灯,逐渐就养成了不闯红灯的习惯,价值观也会慢慢的发生改变。
在职场中,有以下几点可以作为借鉴,助力我们在职场中发展的更好,1.互相质疑VS互相欣赏;2.对人VS对事;3.互掐VS互补;4.少做少错VS持续改善;5.打小报告VS直接讨论问题;6.山头主义VSCEO心态;7.关注政治VS关注业绩;8.言而无信VS言出必行。
对照上面的八点,优秀的企业总是以后面的作为价值准则,持续的改善业绩,培养人员成长。回顾经历的几个民企,无一例外的以前面八点作为行为准则,还有意识的制造冲突,让团队形不成凝聚力,分化管理,造成很大的内耗,业绩也不能有效的做起来。
对于个人来说,更要以后面八点作为职业生涯的指导行为,持续的优化个人行为,提高个人影响力,也让价值观更加积极正能量。
3好:培养的心态
今次与一个朋友沟通,他谈到自己最近的工作比较郁闷,工作中的价值体现不出来,也看不到上司从行为方面的培养。
朋友是做财务工作的,公司的店面在高校里,比较封闭的环境,消费群体相对比较固定。公司要求每天中午去做调研,了解产品的反馈。朋友不知道该如何去做,从开业到现在已经第三个月了,还要做这样的调研,遇到的学生要么是经常来吃的,要么是没有吃过的,也不知道如何去问学生,了解对产品的反馈。从个人发展角度来看,这样的行为跟自己的职业发展有很大的差异,也没有对未来增值。从朋友的角度来说,他愿意做这样的事情,短期内帮助公司了解消费者反馈是可以的,长时间做这样的事,没有任何价值。
朋友一直说,感受不到公司的重视和培养。公司未来规划开的新店,店长都是公司的亲戚朋友,这方面让他感觉很不职业,也找不到个人的存在感。公司也没有针对他的职业发展,做一些规划和培养,感觉很迷茫。
企业一方面说人难招,当有人进来的时候,又没有相应的培养和职业发展计划,让员工在公司里自生自灭。了解员工的需求,结合公司的发展,为员工做好职业规划,哪怕是很小的企业,也需要有这样的意识,给员工责任和权利,让员工感受到被重视。企业要养成培养的心态。
会计与财务预算的分别:「有人问会计与财务预算有什么分别?最容易区分的一点就是会计专注于过去、历史,但财务预算一定是朝前看的。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没有历史数据做预算有一定难度,但光是历史数据,企业是没有办法运营的。企业运营完全基于财务预算之上,所以没有财务预算,企业运营是没有蓝图的。」
1改:拜访客户,持续的拜访客户,销售是数字游戏,业绩不好拜访数量不够。
今天已完成,明天继续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