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自我

伯凡老师课程实录:

在美国有这么一个实验:有两个从事公益事业的团队,他们都要完成一件事情——如何募集到更多的善款。

主持这场活动的人当中有两派的意见,所以,他们对A团队采取的是你募到多少钱就是多少钱,没有任何的奖励;而对于B团队则有一个物质奖励,你募到的这些钱当中有20%你是可以留存下来的,相当于B团队的佣金。于是,这两个团队分别去募款,最后得到的结果大出意料。两个团队募到的款项, A团队比B团队募到的款高出了一倍。

照说,B团队是跟个人利益挂钩的,大家更有动力去工作。但最后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个结果呢?这是管理学家们特别感兴趣的一个话题,就是一种激励手段在什么样的场景下它会成为负激励。我们激励团队、激励员工的时候到底在激励什么?或者反过来,到底是在负激励什么?

这里头就引出了一个概念,叫亚自我。

所谓亚自我就是每一个人表面上是一个自我,但是,我的下面还有7个亚自我。这7个亚自我相当于7个轮值CEO,它是在不同的场景下发挥作用的。 所以,当一个人做出一件什么事的时候,我们通常以为这个事是这个人做出的,其实不是,是这个人的自我下面的某一个亚自我做出的。当然,从整体上来说那就是这个人做出来的,这就好比一个国家它有一届又一届的政府,每届政府做的事情都会记到这个国家的账上。但实际上,这些事情是由一届一届的政府做出来的。我做出一件事情并不是由一个抽象的我做的事情,而是由我下面的某一个亚自我做出来的事情。

有时候我们经常会有这种印象,这个人好像变了个人,他怎么会这样。我在网上听过一个耶鲁大学的公开课,讲了这么一个例子。某大公司的高级职业经理人,仪表堂堂,温文尔雅,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工作上的业绩也非常的突出。突然有一天,他在跟同事交谈的时候,用拳头猛击同事的脑袋。过了一天,他又卷多少钱逃跑了,是这样一个场景。

听起来很怪异,但是如果我们了解亚自我的理论的话,可能就不怪异了。我们通常认为的这个人是什么样子,是因为他在一个比较恒定的环境,这个环境包括家庭环境、工作环境、他的人际关系,整个的这个稳定的环境下,他一直在值班的那个自我是那个样子的。突然有一天这个场景在别人不知道的情况下发生了改变,我们仍然认为那个人还是那个人,实际上他已经由另外一个亚自我在那儿值班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亚自我是指我们每个人不是只有一个自我,而是由7个亚自我构成,不同的场景有不同的亚自我发挥作用。 我们通常认为的完整...
    奔跑的红豹子阅读 3,477评论 0 3
  • 我们通常认为的完整自我,其实是由更低一层的七个亚自我构成的,这七个亚自我不是从属关系,而是并列关系。 这7个亚自我...
    奔跑的红豹子阅读 1,612评论 0 2
  • 所谓亚自我就是每一个人表面上是一个自我,但是,我的下面还有7个亚自我。这7个亚自我相当于7个轮值CEO,它是在不同...
    静水流深_c85e阅读 1,079评论 0 0
  • 本周,吴伯凡老师的得到专栏“伯凡日知录”完成了第一季的更新。在专栏完结的时候,吴伯凡老师写了一封长信给专栏的读者们...
    邓文达阅读 3,633评论 0 1
  • 专家发现,在复杂行为的背后,其实存在一个非常特殊的大脑决策系统。 “自我”这个概念只是人性格的一个总体符号,它实际...
    生活之上阅读 2,767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