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我们讨论了论题,和理由。那么,最后这一次,我们就来讨论一下结论吧。
在我们的日常推理中,我们多半都会遇到从理由能推断出多个结论出来的情形。 今天,我们就主要来谈谈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以及怎么去判断得出的结论的合理程度?
我们先来看第一个问题: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因为每个人都是不同的啊,如果没有引导和暗示,面对同一个事物,大家都会从自己的角度给出相应的解读。 同样的,如果没有引导和暗示,没对同一套理由,人们站在自己的角度,也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第二个问题:
怎么去判断得出的结论的合理程度?
首先,我们得清楚的认知,什么是结论?
从逻辑学来看,结论是从一定的前提推论得到的结果,对事物做出的总结性判断 。
且,
结论只有在某人对理由的含义进行特定的解读或者假设之后才能得出来。
现在你明白了为什么同一套理由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来了吧!
如果你对理由的含义进行不同的推测,那你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因为我们所有人都具有不同水平的认知准确度、不同的参照体系和先验知识,对哪些假设更为可取我们不断表达不同意见。
我们从理由当中得出不同的结论是因为我们的背景各不相同,目标千差万别,这样我们在决定将理由和结论连起来的时候必然会被不同的假设所吸引。
在这里,我们要警惕一种叫做二分式思维方法的东西。
二分式思维:当人们习惯用非黑即白、非是即否、非对即错、非正即误的方式来思考问题的时候,他们就在应用二分式思维方法。
这种情况我们在各种脑残电视剧,抗战剧,肥皂剧中常常见到,我觉得我们应该少看这类剧,因为这类剧除了太扯,不符合生活的常识外,也会不自不觉地塑造我们的思想,削减我们理性思考的能力。
当然了,生活中这种情况也会有。有些人就是喜欢用简单的好坏,对错标准去评判他人,去评判事物。 对这种情况,我只想说,
its toooooooooo naive
很明显嘛,无论是人本身、自然世界、社会、各种事物都是复杂的。面对这些复杂事物,你却想简单地以两个标准来分类,是不是太幼稚了一点!
而且,
这些二分式的思维方式,会因为过度限制我们的视野而破坏了推理的过程。
运用两分发思考问题的人常常是一成不变,容不得异议存在,因为他们不能理解语境对特定答案产生的重要性。
一成不变的二分式思维限制了你决定和选择的范围。更糟糕的是,它过度简化了复杂的情况。结果采用二分法思维的人很容易变得糊里糊涂不知就里。
所以,我们应该充分的认知到二分法思维以及它的局限性,这样才能避免我们在摇头的时候,大海的声音过大。
在我们的生活中还会出现一些二分法类型的问题,
比如,美国应不应当涉足其他国家的维和行动?我该不该继续读研啊?我是应该去找工作还是去创业?.....
要合理地回答这些貌似只有一个答案的问题,我们应该:
用“也许”或者“这取决于.......”进行回答,这样回答的优点是在于它迫使你承认你所知道的一切还不足以给出确切无疑的回答。
但, 在你避免了一个确定答案的同时,你也形成了一个不确定的决定或者观点,需要进一步投入时间精力去付诸行动。
比如,在遇到“中国应不应当涉足其他国家的维和行动?”这个问题时,我们可以这样回答:
应该,当这个国家和中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时,比如朝鲜。
或,不应该,中国国内亟待处理的问题已经数不胜数,根本不应该在其他国家浪费时间。
所以,在每种情况下我们都添加了一个必要条件,这样才能证明这个结论,同时避免二分式思维。
在生活中,还会遇到一些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可能结论。
比如,
我们应不应该禁止大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手机,答案是一句振聋发聩的“要!”。自从大学生学把自己的手机带到课堂上来,绝大多数同学都不听课了,只有老师在上面讲,这些大学生真是缺乏自律的能力。
为了避免进入提问者二分式思维的套路,我们应该这样思考: 带手机去课堂这本身本没有什么错,错的是学生在课堂上用手机,那学生为什么在课堂上用手机呢?一者老师没有和学生进行相应的沟通和管理以及学生自身自制力太差,二者,老师的可太无聊了,无聊得比玩手机还无聊!
那么,怎么解决这个问题你知道了吧!
是的,一方面学生要学会自律,另一方面老师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增加课堂的讨论气氛,使得学生上课更加有趣和感觉学有所得。
如果不这样做,即使学生不带手机去教室,也会有很多可以在课堂上做的杂事啊,最不济也能发呆嘛,这个你总管不过来吧!
所以,在生活中我们应该避免用二分法的思维问题和方法去解决事情,顺着合理的逻辑推理路径去找到事物发生的本质原因,这样才能找到根本的解决办法。
否则,也只是,治标不治本而已!
最后,总结一些辨认备选结论的提示:
努力找出从理由当中可以推导出的尽可能多的结论。
使用条件句来限定备选的结论。
重新将论题表述为“我们该怎样来处理乙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