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脾气爆发时,家长做什么,是在触碰雷区呢?
相信我们都有这样的感受:孩子脾气爆发时,能做到心平气和的引导实在不容易,家长的言行和举动也最为关键,很多时候不自觉的就会步入雷区,如果能够认识这些雷区并有意识避免,那么引导就成功了一半。
雷区一:跟着生气。
有位妈妈说,孩子脾气特别急,做什么事儿要是做不出来就发脾气,昨天晚上玩儿小游戏做不出来就开始摔摔打打地,他觉得自己气的都要吐血了。这时候的家长很难理性地对待孩子的行为,很难读懂孩子愤怒后面的感受和需求,良好的亲子沟通和引导更是难上加难。
很多家长都认为自己之所以跟着生气,是因为孩子做了让人生气的事儿,发脾气的源头是在孩子身上,其实家长发脾气的情绪来源并不是源自当下,而是源自过往压抑情绪的积累,之所以跟着生气,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过往压抑的情绪被激活,大家可以试着回想一下,是不是如果我们某天心情大好,就是足够宽容的,而当你烦躁的时候,才会像个炸药桶一样一点就爆。孩子发脾气你也跟着发脾气,不是因为孩子不好,而是因为家长自己本身没有处理好之前所压抑的情绪,所以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家长情绪起舞,本身是一种示范,更是一种成长,跟着生气时,家长不妨走开,即使向内觉察自己的情绪,情绪被看见了,就有可能会在当下保持冷静更灵活地对待孩子的行为。(冷处理,内观自己)
雷区二,强压一头。
情绪就是一种能量,它不会凭空消失,我们以为压制愤怒就会消化愤怒,但事实却是,压抑的情绪就像弹簧一样,终有一天山洪爆发。不少家长都有过这样的经历:自己平时总是尽可能地接纳孩子的坏脾气,但是一点小事儿没忍住,最终就会爆发了,也不乏听到孩子不堪父母的打压,而离家出走或者以命抵抗的新闻。
事实上,孩子的坏脾气不一定是坏事儿,会发脾气的孩子可能心里更健康,在突发灾难之后,那些一度表现叛逆的孩子因为表达了自己的这个因自己的不愉悦而对外界的攻击性,之后心理发展反而更加健康。而那些表现得顺从,情绪稳定的孩子,看起来对外界的环境有非常好的适应能力,而实际上因为压抑了攻击性,反而问题重重。
所以,与其强压一头事后后悔难过,不如坦然地接纳,学会释放情绪,合理的表达情绪更重要。
雷区三,不满足你,惩罚你。
比如逛街,路上孩子想买零食了,问妈妈,妈妈不同意,结果孩子就开始哭闹起来,妈妈很生气,对孩子说,你好好说,好好说,我还可能给。你发脾气,就更没有了哈,她说坚决不能给孩子买,就是想让孩子知道发脾气,哭闹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那么,孩子脾气爆发时,具体应该怎么做,才不是触碰雷区呢?下次再说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