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之治”(唐宣宗李忱)


李忱是唐宪宗李纯的第十三子,母亲郑氏是郭贵妃的宫女,郭贵妃是唐穆宗之母。母亲身份卑微,李忱从小受尽白眼、冷落,在穆宗时期被封为光王。

在晚唐的风云变幻中,他目睹父亲唐宪宗李纯、哥哥唐穆宗李恒、侄子唐敬宗李湛、唐文宗李昂以及唐武宗李炎五位皇帝的朝政,上演最为激烈的帝王与宦官势力之争、蕃政割据之烈、朋党之争,朝臣惨遭屠戮,大唐的天空始终笼罩在一片黑暗之中。

李忱目睹一幕幕惨剧的发生,在这样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唯有掩其锋芒、装傻充愣才是最明智的选择。他这一装整整装了37年,也让他躲过了无数次劫难。

公园846年,时年33岁的唐武宗李炎驾崩,把持朝政的宦官李元贽想继续执掌朝政,需要一位傀儡皇帝由他们操控,于是傻子光王被推上历史的舞台。

李忱登基后,画风突变,焕发出无限生机,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整治政治弊端。宦官李元贽这才如梦初醒,也才意识到唐武宗李炎在位时多次想置李忱于死地,也才明白武宗与李忱对视的目光中,李忱浑浊的眼睛背后散发出的灼灼光芒。

李忱上位伊始,严厉惩治诛杀父亲唐宪宗之党,昭雪死于“甘露之变”的大臣。大中元年,全国多地暴发大规模旱灾,宣宗李忱以身作则,开始过简朴的生活。他把精力完全投入到朝政,他像一个不知疲倦的陀螺,铆足了劲,整顿吏治,选拔人才,各项事物亲力亲为,连各地官员的调动赴任都要经他过目,可谓殚精竭虑。

大中三年,吐蕃内乱,宣宗李忱抓住时机派兵收复,自此因“安史之乱”失去近百年的河、湟之地回归大唐版图。

唐宣宗的一系列举措换来晚唐时期难得一见的盛世,因宣宗彪炳千秋的功绩,获得“小太宗”的美誉。

唐宣宗李忱做出的功绩可与唐太宗李世民媲美,历史上对他评价极高。李忱是历史上唯一一位以皇太叔身份登基的帝王,也是大唐王朝极富传奇色彩的帝王,在古代历史上绝无仅有。

最后我们借用《血腥的大唐》王觉仁老师的一段文字对唐宣宗李忱做一个忠实的评价:“由于李忱的励精图治,我们才得以在中晚唐混乱不堪的历史迷局中,有幸瞥见一脉传承自盛唐的明媚、华丽和雍容。”

只可惜缔造“大中之治”的李忱也步入幻想长生不老服食丹药的迷途之中,最后以致中毒身亡,令人不禁唏嘘。

大唐这架摇摇晃晃的马车好不容易才步入正规,李忱的逝去,大唐的历史车轮将何去何从?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