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因为孩子的问题焦虑过?我有过,而且足以影响我的正常生活。那段时间我食无味,寝无眠,干什么事都没有兴趣,整个人的状态差到极点。
儿子今年高二,开学考试成绩一落千丈,这还不是最主要的,老师告诉我,他课堂上不注意听讲,发呆;课后老师找他答疑,找他默写,他总是找各种借口不去;学案纠错应付,不认真;桌子上有各种小玩意:摆件鹿,挂件,照相机带到学校课堂上玩……我一听,高中了,这样下去还行?在学校他遇到什么事了吗?是恋爱了吗?带着一大堆问题,我跟他进行了一次长谈,结果他不耐烦,压根就不跟我好好说话,为此我大发脾气,往返学校我不接送,还他断了他的伙食(没给他打生活费)。就这样,我们的关系差到了极点,周末他回来不到24小时,我跟孩子一说话就夹枪带棒的,他躲着我。妈说我,别把孩子逼到出事到时候自己后悔。我自己还觉得委屈,我事事为他着想,可他从来不考虑我的感受。
这还没完,为了查清楚他学习退步,在学校表现差的原因,我偷偷翻看他的手机,QQ,微信,抖音,淘宝,支付宝支付账单,微信支付账单,我像个侦探一样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说实话,我对老公都没这么上心过,可是没有任何收获,他和同学都是正常交往,我觉得十几岁的孩子还没有聪明到把所有痕迹磨灭到的程度。说明孩子一切正常,那是为什么呢?回来我继续跟他谈,他哭着说:我就只盯着他的学习,就只听老师的话,从来不相信他,从来不跟他好好说话,一说话就阴阳他,压的他快喘不过气了,我越让他学习,他越不想学习;我越让他听话,他就不想听话,一时我懵了,我什么时候变成这样了?我不是一直秉承朋友般的母子关系吗?我反思,但我不知道怎么去做。
这时候,孩子学习发回来一张读书感悟单子,要求所有家长阅读《共情的力量》,并且写出自己的读书感悟。为了完成任务,我在京东上买了书,三天时间读完了这本书。我不禁深深反思这么多年和孩子的相处过程:
我因为工作的原因,节假日以外的时间,儿子都由公公婆婆带。即使节假日,我也带着他奔波于各个补课班之间,虽然这样,但我们的关系一直像朋友,穿衣打扮他都给我出主意;家里大小事我都会征求他的意见;他对我毫也无保留,事事分享。是什么原因导致我们的关系如此之差呢?我不仅反思自己:有了二宝三宝后,我再也没有把他当成孩子看待了,再也没关注过他的喜好,再也没有和他谈过心,甚至于没有跟他好好说过话,话题永远只有学习,除了学习还是学习,问他需要什么资料,问他成绩怎么能提高,问他为什么考的差。我不知道他的好朋友是谁,不清楚他高中每学期导师是谁,不了解青春期的他也有烦恼。我作为母亲对他还有诸多要求:要求他事事要做弟弟妹妹的榜样;要求他每次回来抽出两个小时左右去和弟弟妹妹培养感情;要求他回来帮我处理一些简单的家务事;我觉得他是老大,就应如此,殊不知他也只是孩子。
有次坐出租车,和司机大姐聊起孩子的问题,大姐说:“现在的孩子,压力太大了,学校待六天,紧绷着那根弦,丝毫不敢懈怠;回到家只有十几个小时,本来可以和父母诉诉苦,放松一下,可是父母却不这样,所有注意力都只盯着孩子的学习,回来还补课班,各种训斥。家长的不理解,不关爱,压的孩子喘不过气,有时候父母才是压死孩子的最后一根稻草。”大姐的话对我触动很深:我不就是这样的家长吗?孩子出生的那一刻,我们对他的期望仅仅只是:健康快乐成长!是什么时候我们对他有了那么高的期望呢?是看到别的孩子大大方方来向他借玩具他却扭扭捏捏不说话时吗?是看到别的孩子书写好时他书写差时吗?是架子鼓班里别的孩子行云流水的敲击他却记不住曲谱时吗?是毕业考试后他同学接到区上重点中学电话而他没有吗?是他的好朋友获得物理竞赛奖状而他连资格也没有时吗?是他的同学考上了重点高中而他却成绩不理想时吗……
一次次的期望,一次次的比较,一次次的失望,他成长中,我只有要求,只是打击,从来没有欣赏过他:他性格很好,天生乐观;他英语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他虽然没有站在成绩的最顶端,但是在平凡的孩子里很优秀了,也是别的家长眼中人家的孩子吧!读了《共情的力量》后,我开始改变和他的相处:送他去上学的路上,我会先抱怨:“你一去上学,明天我就要去上班了,我好不想上班啊!”这时候他就会反过来安慰我:“妈妈,你看你上完班,晚上还能回家,还能看到弟弟妹妹,多好。”慢慢的他在学校的状态越来越好。我想带二宝三宝出门也想让他去时:“宝,我想去✕✕,可是我一个带不了他俩,他俩出门事情多,还乱跑。”这时候他会跟我说:“妈妈,你想去的话,咱们一起吧,我可以和你一起带弟弟妹妹哦!”慢慢的他会主动提出带二宝三宝出去玩。当他抱怨学校饭菜不好,抱怨老师时,我也吐槽我们单位饭菜,吐槽我们领导,这时候我们说着说着就笑了……共情,原来真的可以拉近彼此的关系。
现在,我和儿子相处越来越愉快,他会事事跟我分享,我也充分的尊重他、信任他,给他足够的私人空间。当然,有时候也会有些不愉快,我会及时冷静、反思,找到我们相处的模式,我相信共情——是最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