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在和伴侣相处时,对方的一点小举动就让你大发雷霆,事后却又觉得反应过度?辅导孩子作业,孩子稍微磨蹭或者做错题,你就忍不住焦虑、生气,甚至对孩子发火?在职场中,同事没有按照你的想法做事,你就觉得他故意针对你,心里满是委屈和愤怒?
如果上面这些场景你似曾相识,那我强烈推荐你读一读武志红老师的《深度关系》这本书。它能帮你揭开这些情绪和行为背后隐藏的心理秘密,让你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改善各种关系。
武志红老师是资深心理咨询师、心理学畅销书作家。他1992年考入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师从国内著名的心理治疗学家钱铭怡教授,专业背景深厚。他的代表作《为何家会伤人》畅销逾百万册,被称为“中国家庭问题第一书”。在《深度关系》里,武志红老师凭借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咨询经验,带我们深入探索人性与人际关系的奥秘。
《深度关系》主要围绕“人性坐标体系”展开。这个体系包含自恋维度和关系维度,很多心理问题都和“全能感”有关,像全能自恋、全能暴怒、彻底无助和被害妄想等。书里用了大量真实案例,把抽象的心理学概念变得通俗易懂。就拿家长辅导孩子做作业来说,这是生活中再常见不过的场景了。有些家长在辅导时,一旦孩子做不出题或者做错,就会着急指责,“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你上课是不是没听讲?”从书中的理论来看,这背后隐藏着家长的全能自恋心理。家长潜意识里觉得自己认为简单的题目,孩子理所当然也应该轻松掌握,这是“我认为事情应该这样,你就得配合”的全能感体现。当孩子没达到期望,家长的全能暴怒就被激发,把责任都推到孩子身上。而且,这还反映出关系维度的问题。家长在辅导作业时,只关注孩子是否做对题目,满足自己“孩子要优秀”的自恋需求,却忽略了孩子的感受和实际能力,没有真正和孩子建立起情感连接。从人性坐标体系来讲,这就是过度侧重自恋维度,而忽视了关系维度。
那我们为什么要读这本书呢?一方面,它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通过剖析各种心理现象,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自己行为背后的深层动机,理解自己在不同情境下的情绪和反应,从而实现自我成长。比如,了解到自己在辅导孩子作业时的愤怒可能源于全能自恋,我们就能尝试调整心态,更理性地对待孩子的学习问题。另一方面,在人际关系方面,这本书堪称“社交宝典”。掌握了人性坐标体系,我们能更好地理解他人的行为和需求,减少矛盾冲突,让身边的关系变得更加和谐、深厚。
我们具体该怎么读这本书呢?在接下来的7天里,每天我们都会深入探讨书中的一部分内容。阅读过程中,大家要结合自身经历去思考,把自己代入书中案例,分析当时的心理活动。就像刚才提到的辅导孩子作业的场景,回想自己在类似情况下的反应和想法,对比书中的解读,看看自己是不是也存在类似的心理问题。同时,积极和直播间的伙伴们分享心得,在交流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让我们对这本书的理解更上一层楼。最后,别忘了把学到的理论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切实改善我们的人际关系。
人民日报曾说:“人生最好的七种状态,是扬在脸上的自信,长在心底的善良,丰盈在大脑里的知识,融进血里的骨气,刻进生命里的坚强,挂在嘴角的微笑,藏在心里的梦想 。”希望大家借由《深度关系》的共读,不断探索自我,将书中的智慧化为内心力量,让自己离这七种美好状态越来越近,收获更幸福的人生。期待在共读中与大家一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