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漠心学概论》第一章 绪论16

汉代经学,对先秦儒家心性学完全来了一次改天换日,忽略了心性部分,只注重功利部分,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一种极端做法。魏晋时,玄学盛行,杂以儒释道三家之学,而没有真正的心性学,所谓的心性学成了思辨学的一种。到了唐朝,韩愈抑荀而倡孟,想力挽狂澜拯救儒家心性学,但他倡导的虽是孔孟的学说,却缺乏修证的部分,因位也没有达到儒家本来的思想高度。后来的李翱借鉴佛道之说,对儒家心性学的因位阐释有一定高度,但在道位、果位方面,几乎空白。真正使儒家心性学有长足改革的,要属宋明理学。

正如笔者在代序中所说,儒释道三种哲学在长期的交锋与共存中,早已互相渗透,互相交融,宋明理学虽以儒学为正宗,其实已不可避免地沾染了佛学和道家的气息,尤其是受佛学心性论影响很大。朱熹从儒家经典《尚书》的“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中提炼出道心,试图与佛家的佛心,分庭抗礼,并将心分为“道心”和“人心”,但还是说心只有一个,人欲和天理的比重决定了心是“人心”还是“道心”,至于心之体——性,则无不善,有善有不善的是心之用——情。而在王阳明看来,天理根本不用向外求,心即理,心性为一,并汲取了禅宗的心性论营养,提出良知学说,认为人人皆有良知,皆可致良知。

这里虽然把宋明理学归为儒家心性学,其实跟先秦时的儒家是有出入的。在广义层面上,凡论及心性的学说,都可以称作为“心学”,而在狭义层面,心学在思想史上,已经被约定俗成地认为是指宋明时期的“陆王心学”,犹因王守仁作为心学之集大成者,故而心学更多时候专指“阳明心学”。

其实,论心学,不得不从理学说起。我在代序中说过:“宋明理学从周敦颐开始,经张载,到二程(程颢、程颐),在二程这里发生了分歧,程颢认为心即是理,修行路线是由内而外,程颐认为理是本源,在人心之外,修行路线是由外而内,格物致知。继而朱熹继承了程颐成为理学之集大成者;而沿着程颢的心学路线,经过谢上蔡、张子韶等人不断发展,最终由陆九渊开启了心学门径。”陆九渊认为心是宇宙万物之本源,包含了万物,古往今来的圣人都是同一种心。“后来王阳明集心学之大成,继承改造了孟子心性学说和陆九渊心学思想,并吸收了佛学禅宗和道家的精华,创建了独具特色的新儒学——阳明心学。阳明心学包含三个重要论题:“心即理”“知行合一”和“致良知”,分别解答了“心是什么”“如何修心”和“修心的最终目标”这三个问题,是一套相当完备的哲学体系。”(引自本书代序)王阳明的《传习录》,集中阐迹了其心学内容与要义。试举一二如下:关于“心即理”,阳明认为“此心无私欲之弊,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以这样无私欲的纯心,用在对待家人就是孝,用在对待君主就是忠,用在交友和治民就是信与仁。人所做的一切皆是由心而发,否则便如戏子演戏一般了。对于“知行合一”,阳明认为知行本是一体,不可分割,知而不行是不知,“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为避免有人不解思维省察冥行妄作或空想不肯躬行,才不得已分别强调知行的功夫。至于“良知”,阳明认为常人和圣贤一样具备,只不过“常人多为物欲牵蔽,不能循得良知”,如果没有物欲牵蔽,循着良知发挥开来,无不是道。只要注意头脑专以致良知为事,则日常生活所见所闻所做都是在致良知。很明显能看出,阳明心学具有浓重的佛学和道家痕迹,但其根本支柱和最后的落脚点依然是儒家提倡的伦理五常和现世功用。

“阳明心学在明代中后期时影响已经很大,甚至远播海外,日本和韩国都有阳明心学的继承发扬者。尤其在日本,心学在明治维新时期爆发了力量,为日本近代化之路贡献了大力,正如梁敢超所言:“日本维新之治,心学之为用也。”(引自本书代序)在中国,自阳明卒后,心学分化出了诸多分支(注:【王门七派】阳明弟子在阳明之后分化为诸多派别,黄宗羲在《明儒学案》中将王门弟子分为七个派别:江右王门[邹守益、聂豹、罗洪先等人]、浙中王门[钱德洪、王畿]、南中王门[戚贤、朱得之]、楚中王门[蒋信、冀元亨]、粤闽王门[方献夫、薛侃]、北方王门[穆孔晖、孟秋]、泰州学派[王艮、罗汝芳、何心隐]),有按照王门弟子所在区域划分的,也有按照弟子们对阳明心学的不同理解与阐发划分的,这些流派一方面对于心学的扩散传播有积极的作用,但另一面也使得阳明心学本来的面目难以分辨,世人所见者大多是别人所描画之面目。

(待续)

附:作者介绍

雪漠,原名陈开红,甘肃凉州人。国家一级作家,甘肃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文化学者,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文学翻译与跨文化研究中心首席专家,复旦大学肿瘤研究所“人文导师”。曾获“甘肃省优秀专家”“甘肃省领军人才”“甘肃省德艺双馨文艺家”“甘肃省拔尖创新人才”“2015年中国品牌文化十大人物”等称号。著有长篇小说:《野狐岭》《深夜的蚕豆声》《凉州词》“大漠三部曲”(《大漠祭》《猎原》《白虎关》)、“灵魂三部曲”(《西夏咒》《西夏的苍狼》《无死的金刚心》);诗集:《拜月的狐儿》;文化著作:《一个人的西部》《大师的秘密》(8卷)、《佛陀的智慧》(3卷)、“光明大手印”系列(10本)、“雪漠心学大系”《文化传播学实践教程》《雪漠心学概论》《雪漠智慧课程》等;文化游记:《匈奴的子孙》《堂吉诃德在北美》《山神的箭堆》《带你去远方》。作品入选《中国文学年鉴》和《中国新文学大系》;荣获“第三届冯牧文学奖”“第六届上海长中篇小说优秀作品大奖”、2004年度“中国作家大红鹰文学奖”“第二届中国作家鄂尔多斯文学奖”等奖项,连续六次获甘肃省委省政府颁发的“敦煌文艺奖”,连续三次获甘肃省文联和甘肃省作协颁发的“黄河文学奖”;入围“第五届国家图书奖”,三次入围“茅盾文学奖”。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再回到格物,宋明理学中说的格是来至或者穷尽,心学中说的格是去外物的干扰,或去恶、认识良知。二者只是向内用功和向外用...
    王慧笔阅读 2,642评论 0 5
  • 宋元之交王重阳开创的全真教则先修性后修命,主张三分命功,七分性学,类似佛家明心见性的修法。王重阳提倡三教合一,注重...
    王慧笔阅读 3,666评论 0 4
  • 第一章 绪论 本章要点:知道儒学、道学和佛学及道家的心性论;了解心学的发展历程;了解阳明心学的主要内容;掌握雪漠心...
    王慧笔阅读 3,902评论 1 5
  • 孟子说的浩然之气,“至刚至大充塞天地”,这到底是什么气呢?是道家“炼精化炁”的炁,还是佛家四大地水火风的风气呢?孟...
    王慧笔阅读 3,222评论 2 5
  • 推荐指数: 6.0 书籍主旨关键词:特权、焦点、注意力、语言联想、情景联想 观点: 1.统计学现在叫数据分析,社会...
    Jenaral阅读 11,027评论 0 5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