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生命是否冥冥之中有轮回?
这阵子暴雨天气没什么生意。某一天我就早早爬上床了。在我的时区里时间还是蛮早的。在嘈杂的声音中陷入了一种半梦半醒的模糊状态,纷繁的思绪在头脑中飘荡。我突然很清晰说了一句“虚伪、自私”我的声音如此之大而我一下子就清醒过来。(也许是被自己的梦吓醒了)我从床上坐了起来。
我很明确地知道那是说我父亲的。
尽管现实中我父亲从来都不是一个虚伪、自私的人,他对待任何人都是真诚、率性、坦然——而我的这句话的确是说他的。
一直以来,父亲对我的要求很严,做错事非打即骂,(哪个年代的传统教育方式或者是个人认知)对我就没有出现过鼓励的字眼,我恨过他,理解过他。而我的潜意识里也一直存着对父母的内疚:“我不配成为他们的孩子,他们应该拥有比我更好的孩子。”
我一直带着这样的潜意识生活,直到在这场混乱的思绪里闪过一些我从未注意过的细节,我仿佛把我父亲的个人经历从头到尾事无巨细地过滤了一遍,一个“惊人”的想法闯出我的头脑:
我的父亲并不是完美的。在我的印象里,父亲是个天分很高的人,我时常会遗憾自己的天分不及我父母中的任何一个。而我的父亲是完美的,他聪明能干,做事谨慎,做任何事情都小心翼翼。
当然,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也没有做任何事情都成功而不出纰漏的人——可就这么一个粗鄙的念头却一直印刻在我的脑海里,而我则一直毫无防备地以他为我前进的榜样。
直至经历了这场思绪风暴,我才发现这样一个重要的事实:我的父亲是不完美的。
然后,我意识到:虽然我的父亲有非常不错的天分,但他却把它们都浪费掉了。
而我,尽管性情上和父亲有着许多地相似点,我却从来没有意识到我的人生道路也有诸多父亲的影子:
同父亲一样,读书不多,起早摸黑的上学还时不时挨饿。放学早还要扯猪草或砍柴。
也同父亲一样,我的爱好没有持久性,我父亲一会儿贩卖古钱、一会儿爱养鸭棚户、一会儿爱读书学命理、一会儿爱买码发财,而我做着养活自己的手艺,同时学着传统中医方面的各种疗法,却又报着心理专业。
我曾一度不知道怎么处理和身边人之间的关系,而我的父亲也将自己和身边人的关系处理得糟糕;
甚至,我一直以为自己的老年会回归散漫的生活,而不是会持续努力——因为我父亲现在正过着那样散漫的生活……
我在无意识中走了许多同父亲类似的道路,我差一点点成为另一个“父亲”!
父亲时常指责我浪费自己的才能和精力,而实际上,我做过的所有事情,他自己通通都做过类似的事情——所以,我在混沌时说他“虚伪、自私”,而这样的想法会在我清醒的时候被压抑下去。
或者说,在我认为“父亲是完美的”的同时,父亲也在认为“女儿是完美的”。他其实并不是真的对我有着很高的期待,而是他对自己有着很高的期待。而在他终而无法达成自己的这些期待时,他选择了转嫁矛盾,把理想自我投射到了我身上,把我塑造成另外一个他,一个更好的他,一个完美的他,然后他就可以把他的愿望理所应当地转移到了我身上,以此来逃避自己的责任。
当我在说“虚伪、自私”这句话的时候,我其实是在表达自己对父亲的攻击性——我无法完成父亲的期待,并因为不能完成这样的期待而感到内疚和自卑。而当我意识到那样的期待是虚妄的,那样期待的父亲是虚伪、自私的,是没有真实面对自己的,我便不再内疚,也不再对自己感到自卑了。
而更重要的一点是:既然我的父亲不是完美的,那我也可以不是完美的,而且我也不必要成为另外一个“父亲”而认同他的。
我,应该成为更好的我自己…………
在日常生活中看到过这样的一个故事:
叶子小时候因为家境贫寒(具体不记得什么原因)曾被父母送到外婆家,那时的叶子怎么也不愿意去外婆家硬是被父亲拽着送去了……她一直站在外婆房子旁边的茅房后面的田埂上看着头也没回渐渐消失的父亲的背影。失落,伤心,害怕,无助的分离。唯有选择默默地蹲在哪里无声哭泣……(当时好愤恨父母的偏心,为什么哥哥跟弟弟可以在家里而把自己送出来)。直到叶子目送自己儿子跟他叔叔回家看着儿子一步一回头喊着妈妈时,(儿时的场境再现)叶子的心酸痛到极点,自己儿时的情境恍惚在眼前……
此刻她对父母的怨恨土崩瓦解了。她忽然理解并同情起自己的父母,认识到“天下哪有不爱自己孩子的父母,只不过是爱的天平自然而然地倾向了无助的选择”。
按照精神分析理论来讲,这可以算得上个恐怖故事。
叶子的经历,简直与父母的经历如出一辙;叶子儿子的经历,简直与叶子儿时的经历如出一辙;
而实际上,新家庭的局势是由叶子创造,为何叶子被无限地拉回原生家庭中呢?不过这次,叶子扮演的是一个有主动权的强者(父母),而不是以一个逆来顺受的弱者(孩子)。她可以操纵故事的发展,并通过创造与原生家庭类似的经历来与自己的父母进行和解。当然啦如果她有足够的能力,她也可以通过对自己儿子的疼爱,来获得与自己父母的心灵和解,同时以此来治愈自己的内心。
换句话说!如果叶子本就是个内心健康富足的人,或者是在养育孩子之前便获得了疗愈,哪么她和自己儿子的命运也许一开始就会改写。
再比方说:我父亲在单亲家庭长大,家里姊妹多,哪个年代的人呢文化素养也低,为物质利益兄弟姊妹相争的事比比皆是。我父亲也是首当其害的一例。但是父亲固有的传统观念,即那份刻存在骨子里的良知(亲情重于物质欲望)还是事事处处向着手足…………在他潜移默化的熏陶下我也迈着步子踏着父亲的脚印一步一步又一步的走着……
「为何人总在相同的石头上绊倒,又陷入同一个怪圈?」
弗洛伊德有次看到自己的小外甥一次次扔掉自己手中的物品再捡回来,嘴中喃喃自语“走开”、“回来”。他以此顿悟到小外甥是在重复妈妈经常离开自己又重新出现的经历。小家伙通过主动扔物品与捡物品而扮演了妈妈的角色,转移了自己的分离焦虑。并且,这种主动的行为更能使孩子体验到自我效能感。当然,孩子并不能确知自己这种行为的由来——他不明白自己的行为源自母亲,是对自己经历的一种强迫性重复。
父母不仅用最明显的方式改变我们,也以一种十分隐秘的方式活在我们体内。我们总在无意识中以相似的方式走着父母曾经走过的路,或是反复经历自己幼年时与父母相处的那段人生,仿佛是一个又一个轮回。
如果我们的意识不能将其打破的话,那么我们可能永远都会在同样的石头上绊倒,又陷入同一个怪圈——也或许是,反反复复获得成功或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