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所讲的歧黄之术,就是从《黄帝内经》开始的,黄帝与歧伯之间的对话,叫歧黄之术。
【原文】乃问于天师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
黄帝问歧伯,为什么上古之人,上百岁了,动作都还不会衰,现在五十岁以后动作就衰落了,就不敏捷了。
【原文】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我们如何知道这个“道”,法于阴阳,和于术数。这个“道”是非常不好解释的东西,我们慢慢运用一些原理,原则,让我们慢慢了解什么叫“道”。慢慢后面会提出来很多,很多是比较形而上的东西,倪师会尽量去解释,会让我们了解。
开宗明义就是讲的“道”,中医从头到尾讲的简化下来就是“阴阳”两个字,如果把阴阳再复杂了,就有很多的东西出来了。简单讲就是阴阳,我们从阴阳一路走,越来越复杂,然后又回归到阴阳,这个“阴”和“阳”合起来就是“道”。
我们讨论阴阳的关联,这些都所谓的“道”之所在。我们人最简单辨阴阳的方式,比如说我们手伸出来,看到手掌,皮肤,手的颜色,血管,手指头有几根,看到的是形,这些通通是属于阴;有一些我们看不到,但是它是存在的,比如我们的手握起来,有多大的力量,不知道,我们知道是有力量,可能是十公斤,二十公斤,这个力量就是阳。
所以,我们看形,就是外形,看他的神,就是看他的力量。我们从手纹的颜色都可以看到神,死人的手与活人的手放在一起,一定是不一样的。最简单的解释就是这样,后面会慢慢的深入,讲得更详细。
所以,“形与神俱,而尽终天年,度百岁乃去”,只要形里面有神,形与神都具备,就能够享尽天年,能超过一百岁。所以,我们不单单是要长寿,还要注意形,还要注意神。
这个“神”不单单是指的力量,还有我们的精神,所谓精神,就是要没有欲望,平常保持开心,世界上长寿的人都每天开心的人,短命的人都不开心的人。所以,很多奸心,奸心就比较长寿,悲剧的都比较短命,奸心的人就喜欢看悲剧人的笑话。所以我们人任何时候都要保持心情开朗,因此,世上才流传了一首《不气歌》,“他人气我我不气,我本无心他来气,倘若生气中他计,气得病来无人替。”所以,很多事情不要去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