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之所以喜欢教师这个职业,绝非因为理想和情怀,不过是性格所致,兴趣使然。在课堂上,学生凝神看着我,置身其中,我会感到特别的有成就感和幸福感。所以我从不遗憾自己的选择,唯一遗憾的是这几年的工作重心的偏移,让我不能有大量的时间去和孩子们交心、不能有很好的耐心去面对我的孩子们,所以总是挫败感环绕,所以我总是生活在愧疚之中。
今天继续读《教师的解放与超越》,李镇西老师是我很敬重又很喜欢的。对于里面的一些观点摘录如下:
教师过多地布置作业,恰恰暴露了老师对自己的教学缺乏信心。因为没底气,所以才大量地布置作业,这么做不过是图个心安罢了。作业的多少应当取决于客观的必要性,而不是主观必要性;如果教师对于教学内容缺乏把握,当然也就不可能形成“客观必要性”,只能依赖“主观必要性”。(《引入“倒退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龙向东)
敬业、但不愚昧;郁闷,但不沉沦;疾恶如仇,却绝不迁怒于自己选择的教育工作;偶尔也发发牢骚,但绝不因此而与教育为敌,与孩子为敌;就算迫不得已做应试教育的奴隶,但思想上绝不做助纣为虐的奴才;环境昏暗,内心却始终燃着一盏明亮而温暖的灯;身居一隅,目光却始终投向诗和远方……
学生对老师的宽容远远超过我们对他们的宽容,孩子的胸襟其实比大人更宽广。
与其计较学生不喜欢自己,不如反思学生为什么不喜欢自己。这样,我们会不断改进工作,会更理解孩子,自然便会赢得更多孩子的心。不喜欢自己的学生,对教师来说也是一笔教育财富。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请记住,远不是你所有的学生都会成为工程师、医生、科学家和艺术家,可是所有的人都要成为父亲和母亲、丈夫和妻子。假如学校按照重要程度提出一项教育任务的话,那么放在首位的是培养人,培养丈夫、妻子、母亲、父亲,而放在第二位的,才是培养未来的工程师或医生。”这就是教育的真正含义,培养“人”就是教育的真境界。不问收获地辛勤耕耘每天的课堂,把种子播撒进岁月,等待着将来在不知何处的远方传来种子发芽的声音,闻到种子绽放的芬芳……
对于教师和学生一个个生命体来说,教育就是浪漫,就是温馨,就是情趣,就是诗情画意……每一个教师都应该是教育童话的创作者。
让教育充满着诗意,把教育编织成童话。什么是“教育”?一个日子,一个孩子,就是教育。擦亮每一个日子,陪伴每一个孩子,就是教育的全部。
最有效的教育往往是最自然的,而最自然的教育往往发生在教师的不声不响和学生的不知不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