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惜字纸》第十一章:磁青笺

     “高圣夫后的宽慈仁爱,刘贵君的谨律严礼,皆是世人典范。”余敬惜一脸肃容对着石窟寺方向施礼:“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是高圣后陛下登基时诏书中提出的治国理念,高圣夫后在位二十二年,被世人赞仁孝俭素,坤德垂泽。中兴二年三月,高圣夫后殁,高圣后陛下亲赐谥号正心夫后,誉之为“嘉偶”、“良佐”。

  相比之下刘贵君在民间就名声不显,但是宫中无人敢对其不敬。因为陛下曾多次赞誉其有修身之德,独掌后宫十六年深得陛下的信任,更重要的是,刘贵君生了个好女儿。

  衡江公主,高圣后陛下膝下唯一的女儿,板上钉钉的下一任周朝皇帝。

  “啪啪啪。”有鼓掌的声音从一旁传来。

  路旁小径转出一个大红身影,暗素花罗火红为底,上面用金丝银线钩织成繁杂的纹饰,莲座的玉冠束住一把青丝,有两串明珠从两鬓垂下在阳光下折射出璀璨光芒。

  便是这一身浓彩华服也压不住她的气韵,飞扬肆意、气势凌人,挑起的眉,斜起的眼角,勾起的唇,处处都写着锋锐逼人、高高在上的气势。

  “故事讲的好。”她嘴角的笑像是嘲弄却又觉得语气是出自真心:“小嘴也够甜。”

  这女子一出场便将众人比到泥里去了,她比余敬惜高出足足一头半,目光居高临下像是锥子带着扎人的锋芒。

  “公主殿下!”这里是洛阳近郊,衡江又不是什么乖乖的主儿。

  虽说不会做什么抢男霸女,欺压百姓的事情,但带着一帮纨绔女子,打猎扬鹰,醉歌放马的时候可不少,周边但凡能称得上景儿的地方都留下过她的身影。

  衡江公主,大概是周朝皇室曝光率最高的人。

  人群一阵骚动,陆陆续续有老百姓跪伏在地上,余敬惜本还在细细打量眼前的女子,眼神有点像前世看名牌店橱窗里的人形模特儿,虽然买不起,但并不妨碍自己欣赏。

  但是后面拽自己后襟的木姨,那力道让人不能忽视。

  周朝不兴跪拜礼,这些百姓是本能的感觉到自己和衡江公主之间的差距,匍匐跪拜是发自内心的敬畏和臣服。余敬惜仔细回想了下书中关于礼节的描写,然后整了整衣袖拱手深一鞠“拜见公主殿下。”然后自动自发的直起腰,两眼平静的注视面前的女子。

  衡江眼里闪过几分兴味,她能看出余敬惜的平静不是装出来的,这种平静带着岁月沉淀后的味道。

  有点像纪太傅的眼神儿,让你觉得在她面前,自己无论做什么都带着一股孩子气。想想纪太傅那张风干橘皮脸,再看看眼前这个清秀但明显稚气的小脸,视觉的冲突让这种直觉不能很好的揉合,这让她觉得有点胸闷。

  “你是余家的痴儿?”这话就明显带着人身攻击了,但是看着面前依旧平静的小脸,她有些不自在的轻咳一声更正道:“你就是余敬惜?”

  “正是。”小手一拱显得有礼有节,回答的声音也平正中和。

  “敬献给贵君的宣纸,是余家制的?”

  “正是。”

  “北宣纸不是失传了吗?”衡江的声音压低生出几分威压:“而且你敬献的纸也不像是北宣纸。”

  “我在木盒上已经注明,那是余家宣纸,并没有说是北宣。”

  “那是今年余家参加纸谱节的新纸,它叫熟宣。”余敬惜伸出两根手指:“薄的是蝉翼宣,厚的是冰雪宣”

  木姨制作的八十张北宣没有一张的乱纹能与螺纹融为一体,木姨说这样的纸是失败品不能算北宣。北宣纸常常用于名家书画,墨分五色自天成,即一笔落成,深浅浓淡,纹理可见,墨韵清晰,层次分明。掌控墨色晕开的便是宣纸上的底纹,底纹细腻规律,里面排列整齐的纤维像人体的毛细血管,这种“多变”的墨趣才是北宣称为画纸之王的独到之处。

  而乱纹的北宣就像是将人体的经络打碎,这样的人是废人,这样的纸是废纸。 

  这八十张废品的北宣纸,也许继承了耐老化、不变色、少虫蛀、寿命长的特点,但它依旧不是北宣,想要克服乱纹的缺点,只能开发它其他的用法。

  余敬惜想到了熟宣,识别生宣、半熟宣、熟宣的方法,还是她跟文具店老板学的,介绍纸的特点、类别、优劣,这是许多商店常用的宣传手段,不说的一分钱一分货的诚恳样子,精明的现代人怎么肯多掏腰包?

  而用生宣制熟宣就是在工笔画课上学的,女儿虽然最后挑选了水墨国画为主修。但是她们还是一起去参加了几堂工笔画课的试听,不但是工笔画,还有油画,版画,水彩画、水粉画,连沙画都去见识过。

  反正是试听课程,不用花钱也算是涨了见识。

  生宣变熟宣的方法很多,但余敬惜只学会了用一种,原料很简单:明胶、明矾、水。

  无胶有矾不利于笔,有胶无矾不利于色。

  夏日宜六胶四矾,冬日宜八胶二矾,春秋宜三矾七胶。

  好吧,简单说胶多点儿,矾少点儿。

  用水隔火加热化胶然后加入矾,温度不宜过高,否则粘性大减,余敬惜还加入了白芨熬的汁,这是当初工笔画老师教的小窍门,这样熟出来的宣纸保持绵软,易于着色。

  用大号底文笔蘸胶矾液从纸张的一面均匀地向另一面一笔一笔地刷,待胶矾液变干就可以检查一下是否已将生宣纸做熟。

  在刷过胶矾液的纸面上点滴上一滴水,看水珠能否保持形状,纸若做熟,水珠就不会渗透润化,并能保持形状。如果水珠慢慢消失了的话,就说明纸还未完全做熟,这样就需要再刷胶矾液。

  熟宣不洇水,宜于绘制工笔画,能经得住层层皴染。

  生宣和熟宣分不出高低,因为用法不同,就像写意和工笔画评不出优劣,只看个人喜好。

  刘贵君善工笔,这个时代的工笔画主要用于壁画,少数用来制作画屛的工笔画底是扁丝绢,但其成本较高,绢色易旧、招虫潮霉等缺点大大限制了工笔画的推广。

  所以周朝推崇的是写意,纵笔挥洒,墨彩飞扬,余家的北宣纸将这种艺术推至了巅峰。

  现在余敬惜为周朝带来了熟宣,刘贵君一眼就认定这是最适合工笔画的用纸,也许自己能弥补十多年前的遗憾,这个想法让他激动不已。

  但是随即便注意到纸上怪异的底纹,这太过刺眼了些,他在心底叹息,即使再适合他也不能用来绘制高圣夫后的画像,因为不够完美。

  有缺陷就不是圆满,不圆满就配不上自己心中的高圣夫后。

  带着一点期待,他想要召见献纸的余家小女,看她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

  陪在一旁的衡江公主眼珠滴溜溜的转着。

  余家?余敬惜?不就是仓家风骨说要嫁的那个?

  仓家风骨要是嫁过去,岂不是说她以后就是分儿的女主子?

  仓家风骨那样的正经人咱搞不定,迂回行事也是可以考虑滴嘛!​​​​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晚春初夏,一年中最适合用微甜这个词形容的季节,阳光在还带着丝丝娇嫩绿色的枝叶间流淌,留下类似蜜的味道。这时的...
    妖妖不惑阅读 3,247评论 0 0
  • 经常看到画展,展出很多精美的国画,不管是山水还是花鸟,沉淀在我们骨子里的文化总让我们对中国画爱不释手。特别...
    梦海蓉阅读 11,568评论 13 59
  • 没有风,烛火只有在接纳路过的小飞虫时才微微跳动,像是某种欢迎仪式。 丈六八十,丈六是尺寸,八十是数量。 八十...
    妖妖不惑阅读 1,898评论 0 1
  • 看着珠帘后的主子微微向后榻倚靠的动作,外面的小侍对着花婆子摆摆手,她无声的行一礼然后脚步悄然的离开。 小侍走到...
    妖妖不惑阅读 3,680评论 0 1
  • 坚持如一的爱好:儿童文学创作 一、坚持的方法 1、将自己的创作意愿广而告之 告诉生活中身边的朋友和家人我的志向是在...
    陆艳离阅读 3,449评论 6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