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江财校园里故事最多的地方应该是男生宿舍,来自全国各地不同地方、不同生活经历、不同生活习惯、不同性格和不同情趣的十二个男生,突然被集中在一间二十几平方米的房间里共同生活和作息,矛盾和冲突几乎时时存在,不同意见和吵架拌嘴也几乎天天都发生。我自己就曾经因为刘建勋叫我们福建人“地瓜”,和他红过脸,后来好像还打了一架。我们可爱的海金习武的故事,就是在这种时代的宿舍背景下开始的。
海金,江西进贤人,自幼好学上进,聪明勤奋,兄弟众多,家境贫苦。话说其貌不扬、个子不高的海金参加八一年全国统一高考并成功考入到江西财经学院,着实让村子里的乡亲惊诧不已,也着实让父母和兄弟们在村子里好好的风光了一回。海金入学后没几天,因铺位之类的小事和我们那位请饶国华同学吃饼干后又说不相信你们南方人的杜杰同学干了一架,双方还动上了手,当然,在来自西藏的、身强力壮的杜杰同学面前,我们瘦小的海金自然很难占到便宜。虽然在我和其他同学的劝说下,双方歇架了;但年青气盛的双方的怒气好像都没有消,我记得杜杰同学还有意无意地显露了一把半尺来长的来自西藏的刀具。作为同样来自农村、同样自幼就习惯了逆来顺受的我,自然理解海金同学那种委屈的心情,连续几天都和他在一起,择机做一些劝解工作,慢慢的让他静心和消气。俗话说,时间是最好的磨合剂,加上杜杰同学家庭条件好,为人大方豁达,经常助人为乐,还隔三差五请我们吃一些从来没有吃过的零食,作为8160同组的同学,海金和杜杰同学逐渐和好了,并多次一起参加集体活动。
应该是大一第一个学期期末考试前的一天傍晚,我从图书馆出来,海金也从一楼报刊杂志阅览室出来,一见到我,海金兴奋地拉着我往图书馆左边的草地上走,边走边告诉我,他有一个重大的决定,并要我保密。原来,我们可爱的海金同学一直对开学初与杜杰同学的干架耿耿于怀,刚才在阅览室看到一本《武林》杂志,在阅读的过程中,突然决定要利用课余时间练习武术。这是一个令我惊讶万分又莫名其妙的决定,急忙询问为什么?他解释说,一则强身健体,二则坚决自卫的需要。强身健体我不反对,而且,対于同样瘦弱矮小的我也十分有吸引力;对于坚决自卫,我不敢多解释,闲聊许久后,我也表示同意参加他的习武活动。说干就干,这是我们海金同学的风格,第二天晚自习结束后,海金就拉着我去找到他一个进贤老乡,三个人来到图书馆旁边的小树林里开始了练习武功的第一步:扎马步。应该是练习了半个多小时,海金就宣布今天结束,要循序渐进,明天再来。后来,我应该没有坚持到多久,就退出了。但我们的海金同学坚持了四年,而且还长期订阅了月刊《武林》杂志。至于,功夫练的如何,我们没见海金露过一手。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时间的推移,特别是8160这个集体越来越团结,越来越和谐,坚决自卫也没有了机会。但是,长期坚持扎马步,练套路,让我们的海金同学身体强壮了许多,我记得他的小腿肚子非常结实,比我的要粗很多。
2017年4月,我和张建凉,李丽萍俩位同学去西藏林芝观赏林芝桃花,杜杰同学百忙之中专门安排时间请我们吃饭。席间,杜杰拉过来一个年青人,要我们猜猜他是谁,我们怎么猜都没猜对,即使年青人说他叔叔也是我们同班同学,我们也没有猜对。最后,杜杰同学告诉我,是海金同学的侄子,令我们赞叹称奇。原来,海金侄子一直在林芝发展,一次偶然机会与我们已经做领导的杜杰同学有过接触,当杜杰知道年青人是江西人时,顺口问了一句江西哪里人;当知道年青人是江西进贤人时,我们的杜杰同学说,我有一个大学同班同学也是进贤人。结果,双方再一核实,这个年轻人居然是同班同学海金的如假包换的亲侄子。我当即拿出手机,打通海金电话,也让他猜我们和谁在一起,同样,他怎么也猜不到,我们和他侄子在一起。这个传奇的插曲,令我们的这顿饭欢乐无穷,每个人都和海金讲了几句话,他侄子也频频向我们敬酒。开心之余,海金侄子拉我到旁边请我抽烟,并告诉我,杜杰叔叔非常重情义,因为和他叔叔是同学,这些年对他支持帮助不少。感慨之余,我端着一杯青稞酒,也拉杜杰到旁边问他,还记得三十六年前与海金干架的事么,杜杰同学哈哈大笑,轻碰一下我手上的酒杯,一口干杯后告诉我,当年对内地了解少,总觉得你们南人狡猾,加上当时年轻气盛,总认为你们欺负我。那天的睌餐让我对杜杰同学敬佩不已;也让想起了我们可爱的海金,还有他坚持了四年的习武,不知海金同学现在还扎马步否,功夫有没有荒废?
8160同学友情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