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日天幕的灯盏被城市的光拢成一团火红,如同皲裂惨淡的肌肤在夕阳下映出的光辉。她唇角挂着恬淡温适的笑容,顺滑的小手从落满灰尘的衣袖伸出,盖在我的手背,好似透过了十几年的光阴,望向错觉的未来。汽车的鸣笛从身侧响起,顺滑的小手早已随着指尖的烟雾消散,只有空荡荡的公交站牌陪他屹立风中。”
——墨凝
生活的幻象每天都在上演,我们感受到了欢喜,感受到了温暖,更感受到了不安和战栗。做梦的时候我们以为梦是真实的,就像我们叙述的文字。有那么一刹那,我们仿佛置身其中,忘记了阴暗的天空,忘记了婆娑的脸庞,和那并不强壮的躯体。但是,我们内心深处明白这种想法纯属虚妄,这种混淆真实与虚幻的属性,我们可以称之为“小说”。小说艺术能够一直存在,且长盛不衰。从本源上讲,是依赖于我们可以同时相信自身两种矛盾状态。
奥尔罕·帕慕克能够从哲学矛盾层次理解小说的发展历程,与25年前菲利普·罗斯的悲观预言形成鲜明对比。(注:菲利普·罗斯,美国作家,代表作《再见吧,哥伦布》。)得出这样的结论其实源于今天将要介绍的这本《天真的和感伤的小说家》。
本书分为6个篇幅,每一个篇幅都详细的讲述了小说的要素,以及作者对于小说这种文学形式的感悟。今天,我并不打算像记笔记一样重述此书,而是决定以虚妄与现实为切入点浅谈小说这种文学形式的魅力。
假如,你来自普通的家庭,毕业于普通的学校,每天进行着普通的工作。你需要其他的媒介来观察这个世界。文字、图片、视频,这些在现代社会早已被锤炼的极其精致的媒介每天出现在你的面前。你突然感觉自己的就像是一个不知疲倦的社畜,机械的从社会这个伟大的介质里汲取自己存活的养分。
可极其不幸的是你拥有思想,你梦想着把儿时写在黑板上的理想实现,梦想自己的欲望能够满足,能够充实你这个早已空荡荡的躯壳。你开始变得小心翼翼,开始注意人际关系、开始在意自己的薪水,开始在同样是社畜的朋友前在乎尊严。
你变得感伤,变得在乎风格和技巧。这个时候,你读到了小说,你是不是会感觉自己就是叱咤风云的将军,抑或风度翩翩的公子,又或是坐拥财富、翻云覆雨的帝王。你会感觉整个世界都沉浸在一种迥然不同的光芒之中,余辉普照、含摄一切,整个宇宙都化为你唯一的情绪和单一的样式。这种剧烈的代入感,让你有一种唯我独尊的虚妄想法,进而满足自身得不到的认同感与关注度。你的所有欲望在小说中得以实现,你的思想像是乘上了火箭,急速的遨游在欲望的天空。
我们沉浸在小说的时候,我们的意识紧张地工作,但并不像小说中的人物那样拥有相对独立的思想和能自我操控的意识。相反,我们会将此当做现实,进而满足缺憾,把小说的世界当成我们意淫的绝佳场所。
席勒曾把诗人分为两类:天真的和感伤的。天真的诗人与自然融为一体;实际上他们就像自然—样平静、无情而又睿智。他们率真地写诗,几乎不假思索,不会顾虑其文字的理智或伦理的约束,也不会理睬别人的评论。而感伤的诗人至少在一个方面可以说是忐忑不安的:他不确定他的语言是否掩盖了事实,是否能够达到现实,不知道自己的文字是否符合伦理符合现实的追求。因此,感伤的诗人极度关注所使用的方法与技巧。
席勒对诗人的分类同样适用于小说家,奥尔罕·帕慕克就是这样引用的。在此,我们可以完全抛开前人所叙述的写作风格,进而用虚妄与现实进行对比。这种对比自然就与前文叙述的人类这个矛盾体结合到了一起。
曾有人言道,生活就是舞台,艺术源于生活等类似的话语。我们人类从一出生就是一个矛盾体,就像天真的和感伤的小说家一样,只不过小说家是人类这个群体里少有的能够驾驭矛盾的物种。
奥尔罕·帕慕克在书中多次提及了我们在阅读小说时心灵和意识的变化,这更加确认了矛盾的存在。小说作为一种承续人类意识的载体,经历漫长的时间长河逐渐发展完善,进而衍生出舞台剧、影视剧等多种形式。
在书中,奥尔罕·帕慕克多次引用了托尔斯泰名作《安娜·卡列尼娜》的片段,通过安娜在乘坐火车中的细节体现,真真实实的区别了小说这种艺术形式在与现实相比较中所做到的完美与无暇。这种来自意识完美复原的情景就像是一幅风景画,将人类的情感欲望发挥到了极致。
所以,我读完这本书后的第一印象并不是把自己归为哪一类的小说家,而是更多的想要去理解小说这种满足人类意识的艺术形式究竟在社会发展和人性释放中充当了什么角色。
谨此,理解不到之处,多多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