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水浒》的人都知道,梁山中有两个有名的出家人,一个是鲁智深,还有一个是武松。不过鲁智深是和尚,而武松却是行者,为什么会有这种区别呢?原因就是武松比鲁智深少了一张出家做和尚的资格证书——度牒。不过,鲁智深那张度牒,是赵员外花钱帮他买的。
大家千万不要以为在古代做和尚、做尼姑很自由,其实出家是有很高的门槛的。在古代,做一名和尚有时未必比当公务员容易。历朝历代,和尚、尼姑们都是免除苛捐杂税和劳役的,寺庙庵观的田地也是不需要向国家缴纳任何钱粮的。因此,朝廷必须严格控制全国出家之人的数量。要是大家都去当和尚、做尼姑了,一大帮子的官员们的工资谁来发?修河、造桥、筑路等基础设施的工程费用哪里来?
从唐朝开始,国家对出家人设置了准入门槛,必须要取得度牒。度牒就是国家颁发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可以投身佛门的资格证书,是要经过专业考试的。度牒上记载了原来的俗家姓名、原来的籍贯、出生年月等信息。
虽然是做清苦的和尚,但因为度牒具有免税等功能,宋朝时还规定罪犯皈依佛门后以往罪行一律不再追究,而且名额数量有限,所以度牒的含金量还是非常高的。既然供不应求,那么就会有黄牛倒卖。而且,就像现在炒卖房地产一样,那时的有钱人也通过炒卖度牒来谋取暴利。据记载,在唐肃宗的时候,一张度牒的市场价按照今天的购买力折算,竟然高达十多万元。这出家当和尚,还真不是穷人玩的起的。
朝廷见度牒炒卖成风,难以杜绝,干脆自己也通过商品化运作出售度牒,以此来增加国库的财政收入。如此一来,民间炒作的就更厉害了,度牒的价格也像当今的房地产市场一样不断攀升,变成了天价!涨得太离谱了,国家就要出手干预。到北宋末年,皇帝颁发诏书,严令禁止通过炒作度牒获取暴利!凡是不按政府指导价私下买卖度牒的,钱款一律没收上缴国库!估计这大概宗旨是度牒是用来出家的,不是用来炒作的,要让度牒回归到它本来的属性。
然而人总是贪婪的,既然有暴利,就难以杜绝。虽然政府禁止了,但可能处罚的力度不够,或者执行不到位,度牒炒卖行为仍是屡禁不止,并且愈演愈烈。唐朝时十万元的一张度牒,到南宋时的某些地区,折算成购买力已经相当于今天的一百万人民币了!由于度牒数量有限,造成了当时许多度牒都在地主富豪人的手中,而真正想出家的人却买不到、买不起度牒。一些想出家却又没钱的人,干脆干起了杀人盗牒的事。呜呼,这与佛的教义不是南辕北辙吗?
最后说一件许多人不知道,但是非常有趣的事。据史书记载,岳飞率军北上抗金的时候,皇帝赵构下令拨付二百张度牒给岳飞。你可千万别以为这是皇帝体恤将士征战辛苦,谁想出家就送一张度牒给他。打仗是需要花费大量钱财的,军饷、军需啥的,什么事都要花银子,而国家财政未必能全部承担得起。这二百张度牒,其实是皇帝发给岳家军的军费。东西我给你了,怎么把它卖出去?卖多卖少是你自己的事,我就不管了。
堂堂的抗金大元帅,原来竟然也做过批发贩卖和尚资格证书的事,真让人想不到,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