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整治文山会海力度的不断加大,“红头”文件减少、现场会议精简成为各地各部门积极推进的改革举措。然而,一些地方却出现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现象,通过变通方式如增加“白头”文件、频繁召开视频会议等,使得精文简会的实际效果大打折扣,基层负担不降反增。这一现象值得我们深思。
精文简会之所以会陷入“数字游戏”的怪圈,其背后是形式主义在作祟。一是思想观念转变不彻底。一些领导干部仍然习惯于通过文件和会议来推动工作,缺乏创新思维和服务意识;二是考核机制不完善。当前的评价体系往往过于注重数量和形式,而忽视质量和效果;三是监督机制不健全。对于变通行为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约机制,导致政策执行过程中出现偏差;四是基层治理能力不足。基层干部在面对复杂多变的工作环境时,缺乏有效的应对策略和手段。
这种“数字游戏”式的精文简会,不仅违背了为基层减负的初衷,也严重影响了基层工作的正常开展和工作效率的提升。基层干部是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如果他们被文山会海所束缚,疲于应付各种形式主义的工作安排,那么政策的执行效果必然大打折扣。长此以往,还会打击基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导致基层人才流失,对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
要真正实现精文简会,为基层减负,必须从思想根源上破除形式主义。各级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深刻认识到工作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而不是为了完成发文、开会的任务指标。在制定政策和安排工作时,要充分考虑基层的实际情况和承受能力,避免层层加码、过度留痕。要注重工作的实际效果,以群众满意度、问题解决率等作为衡量工作的重要标准,而不是单纯看文件和会议的数量。
在具体措施上,要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对于发文、开会的必要性和实效性进行严格审查,杜绝无实质内容的文件和会议。加强对“白头”文件、视频会议、工作群等的规范管理,明确使用范围和频率,避免过度使用。同时,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工作效率。例如,通过建立统一的政务办公平台,整合各类信息资源,实现文件的网上流转、会议的线上召开、工作的实时跟踪,减少不必要的中间环节和重复劳动。
精文简会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只有各级各部门真正从思想上重视起来,从行动上落实下去,坚决杜绝形式主义的“数字游戏”,才能让基层干部从文山会海中解脱出来,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中去,切实提升基层治理效能,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