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读亞眠先生的新作《情杀见闻》。我读得很投入,唯恐会漏掉一个可能生出反转的细节。可是我又读得很恍惚,因为他的前两篇酒店文章还在我脑中盘桓,让我时不时地游离于故事之外,生出几分这是否又是一篇酒店意识流的疑惑。
文章中的“我”是谁?是作者亞眠,还是作者亞眠虚构出来的见证者?
读完之后,我忽然意识到,我是谁这个问题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故事已经讲完了。
是的,所有的故事都已经讲完,太阳底下早就没有新鲜事。同样的故事换了一身装扮,在不同的地点,不同的时间,被不停地重复着。早在18世纪末,意大利剧作家卡罗·葛齐(Carlo Gozzi)就总结出36种剧情,并断言,所有的故事都跳不出这36种基本模式,再复杂的故事都是这些剧情和它们的子剧情的排列组合,诸如求告、救援、复仇、追捕、灾祸、为主义牺牲、为骨肉献身、为情欲不顾一切……等等。后来有人试图超越这些模式,比如德国的席勒,法国的乔治·波尔第(George Polti),最后却都不得不承认,36是个不可超越的数字。
在《情杀见闻》中,作者借主人公之口讨论了苏童的小说,为什么《妻妾成群》这么个俗套的故事能够胜过《离婚指南》在大众的视野中脱颖而出。故事本身就如同“一条被宰杀后又被刮干净的肥羊”,文艺的作用在于如何把这只肥羊呈现在食客的面前。
只有饿肚子的人才会饥不择食。解决了温饱之后,食客们会寻求更丰富更刺激的食材和佐料。并不是每一个吃遍天下的食客都会成为美食家,而就算是美食家也会有饥不择食的时候。
想到这里,我又想起亞眠先生的一篇随笔《迷失的快乐——感受阅读》,开篇说道:
对我来说,不同的书,在阅读之后会记住除开结构外一些琐细不同的片段。且并非是那本书我越喜欢就记住的越多,反之记住的越少。
当初读到这里的时候我就深有同感。年轻时候的阅读饥不择食,吸引我的往往是故事本身,曲折的情节,鲜活的人物,极强的代入感,沉浸式的阅读体验。而如今,我已经很难沉浸,更不要说代入,仿佛对所有的食材和佐料都已经免疫。一个很糟糕的厨子,却偏偏是个挑剔的食客,虽然偶尔也会饥不择食。
对故事的免疫,让我彻底成了一个买椟还珠的人。在之后的阅读中,我开始更关注叙述本身,关注人物的细节,故事的碎片,瞬间的触动。在相同的故事里,叙述才是唯一的变量。
《情杀见闻》沿袭了亞眠先生一贯的叙事风格,模糊了纪实与虚构、过去和未来、真实与梦幻的边界,甚至模糊了作者和读者的边界。这种叙事风格带有一种不确定性,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时刻保持警觉。你知道扳机会在文章的最后一行扣响,但你就是想知道他是怎样抵达的。说到这里,我不禁又想起《谋杀的激情》——这是迄今为止我读过的亞眠先生的所有作品中我最喜欢的一篇。它完美地将“谋杀”与“激情”结合在一起,出人意表而又水到渠成。
故事已经讲完了,能让俗套的故事焕然一新的也唯有讲故事的方式。有的时候,醉翁之意不在故事之中,而是在叙事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