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岁半后,开始对画加以解释说明。
“我要……”“我想……”的萌芽
手的功能配合上眼的功能后,孩子开始能够预测判断所画的线条走向,同时孩子开始考虑是画长线条还是短线条,横着画还是竖着画,要不要画个圆圈等等。孩子想要画什么的意识开始萌芽。
这种“我要……”“我想……做什么”的意识和要求,及时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也非常强烈的表现了出来。孩子不但要自己关电视,自己吃东西,自己脱衣服,自己剥橘子。甚至开始自己考虑使用什么样的方式手段才能够满足自己的要求。例如,孩子想吃橘子的时候,之前如果妈妈不给剥好,就吃不到,现在只要是吃橘子的目的明确了,暂且不管妈妈怎样,先去尝试自己剥橘子,左手托着橘子,伸出右手的手指甲,使劲儿的剥橘子皮。孩子是想动手做事。因此就有这样的情景出现:孩子想自己脱裤子的时候,如果妈妈动手帮了他,孩子就会气的哭起来,而且非要把裤子穿上,然后自己再脱下去。这就是常说的叛逆期的到来。
这样的行为在绘画活动时当然也会表现出来,如果孩子想画些什么的意图和积极性被阻碍,孩子就会对这种行为猛烈的反抗,所以我希望妈妈应该非常尊重孩子的这种心理。一个人怀着画画的热情想画些什么,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如果这个时候不必要的伸手、多嘴进行干预的话,就前功尽弃了。
用语言对线条进行解释说明。
另外,在这一时期不能忘了语言的作用,两岁的孩子不再像一个一岁的孩子那样,只能说类似:嘟嘟、爸爸……的单语句子。两岁的孩子开始使用类似:我想……谁的……这样的双语句子,甚至可以使用:不是……而是……这样的多语句子,并且一般可以记住400个左右的词汇。
孩子两岁以后到四岁左右,开始对自己画的东西以自己对事物的印象加以解释说明。这是通过语言的功能初次达到的能力。例如孩子画了一个封闭的圆圈,看起来这个圆圈的形状既不是丸子,也不是面包。面包、丸子也没有摆在眼前,但孩子却解释说:这是丸子,那是面包。
变化的解释说明。
即使是一岁左右的孩子,也能够用象声词、拟态词来对行为本身作出解释和说明。比如:我在写字,我在咚咚。到了两岁,就能够对话的内容进行解释和说明,比如:这是苹果,这是妈妈。孩子能把一个线条或一个圆圈看做各种各样的东西,只需要替换一个词来解释就好了。但是从两岁左右开始的最早的解释和说明,在以后的时间里会发生变化。对这一点,当妈妈的一定也注意到了吧。最初被孩子解释为妈妈的圆圈,当爸爸回来问他:这是什么的时候,孩子的回答变成了:爸爸。这绝对不是孩子在撒谎,不过是因为孩子会把画完的画看做那时那刻最重要的东西。越是脑海中对各种事物有丰富印象的孩子,越是有能力把一个圆圈想象成各种各样的东西。千万不要不近情理的告诉孩子:这哪里是妈妈的样子,妈妈应该是这样。不要摧毁难能可贵的萌芽,反而去教孩子画事物的具体形象。
是啊!一幅画,今天问和过几天再问:画的什么故事?讲得都会有差别,有时候甚至千差万别。不过,我想这不正是他们的可爱之处吗?为什么会有妈妈会纠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