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近三分之一的时间在睡眠中度过。只有充足的睡眠,才能保证精力充沛、精神愉快。
充足的睡眠包括睡眠时长和睡眠质量。睡眠时长比较容易理解,一天的睡眠时长一般超过8小时,不低于7小时,多了或者少了对健康都不好;那如何充分利用这7~8个小时,拥有更好的睡眠质量,以便拥有更好的精力,也就是如何提升睡眠质量呢?
理论研究表明人的睡眠是分阶段的,一般有三个阶段:REM(Rapid Eyes Movement)阶段,浅度睡眠阶段,深度睡眠阶段。
REM阶段,也就是快速眼动阶段,往往是在做梦,是大脑处于有意识的阶段,有点像白日梦,打瞌睡,这个阶段非常重要,大脑还在加工信息;浅度睡眠阶段为过渡阶段;深度睡眠阶段人的血压,呼吸,心率的频率都降到最低,身体达到完全的放松状态,深度睡眠是最重要的睡眠阶段,身体首先要满足的就是这个睡眠阶段,深度睡眠阶段免疫系统会与疾病做斗争。如果缺乏深度睡眠,将可能出现极度的瞌睡,头疼,恶心,肌肉酸痛。
人的睡眠是分阶段交替进行的,如何进入更多的深度睡眠阶段,并在此阶段停留足够长的时间呢?
当我们晚上入睡,第一次深度睡眠阶段时长是最长的,然后转化到浅度睡眠阶段,再转化到REM阶段;然后又回到深度睡眠阶段;第二次深度睡眠阶段的时长比起第一次要短,第三次深度睡眠阶段的时长更短。
一个晚上大部分人会有2~3个深度睡眠阶段,3~4个REM睡眠阶段,中间为过渡的浅度睡眠阶段。
提高第一次深度睡眠阶段的时长很重要,如果第一次深度睡眠阶段时长拉长,整个深度睡眠阶段的时长就会相对拉的更长。
那深度睡眠阶段与什么有关呢?深度睡眠阶段与体温有关,我们的精神状态受体温的控制。
在一天中我们的体温也是有周期的,一天中体温从低到高,再从高到底。在早晨体温最低,如早上六点,然后缓慢升高,到中午达到相对高峰;然后有一个回落,所以中午会有困意,再缓慢上升到晚上十点达到高峰;之后从再缓慢下降到凌晨降到最低,完成一个周期。
体温上升,我们感觉到更加清醒;体温下降,我们感觉到更加的疲劳懒惰。
那什么影响体温?褪黑素影响体温,褪黑素即在黑暗中分泌的激素,可降低体温,使我们进入更深的睡眠。
那什么影响褪黑素的分泌呢?最直接的有两个:阳光、运动。阳光会抑制褪黑素的分泌,让体温升高,如晒晒太阳,拉开窗帘;运动能让我们白天更清醒,让我们身体能够得到更多的释放,以便晚上更疲惫。
除了阳光和锻炼还有以下注意事项:
1.中午午休不超过45分钟,如果超过,则进入深度睡眠,破坏身体的节律。为午休更快的睡眠,可戴上眼罩,可戴上耳塞。
2.睡眠周期结束,一定要醒来,不赖床;周末不睡懒觉,保持工作日与周末都是固定时间的起床,按时起床,按时入睡。
3.不饮酒,不要相信酒精和安眠药的混合有助于睡眠,其实是致命的。
4.睡眠时间不宜过长,睡眠时间过长会破坏身体的节律(生物钟)。
5.白天摄入足够的水分,只喝白开水,每天保证8杯水。
6.不要暴饮暴食,吃难消化的食物,不要太晚吃东西,不在睡前吃太多的东西。
7.将大脑中所有的事务记录到第三方工具(本子、日志App等),清空大脑,让大脑在轻松的状态入睡,减少REM阶段的时间,增加更多的深度睡眠阶段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