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他老人家,他談起話來會喋喋不休,這樣會致我自小至大,而形成躁鬱。比如他老人家說一件事情,是會反反复复,是經常會重複老多次數。說我走路,要走直步,別走成八字步,鴨子腳,我現在還在努力克服,不知不覺地,有時候不小心,就走外八字了。他老人家不讓我斜肩膀,不要歪楞著脖子,這我自己看不到,可能還有。說我要學會了選擇;選擇好了,要堅持,我可能還是沒遵循。他老人家的很多諄諄教誨,我有大部分還是記得,至少有些印象,只是我沒徹底落實。不是我不樂意去落實,其實很多慣性的習慣也罷,或者執拗的想法,都會影響著我。
如與人交往,處置好人際關係,在這些方面,家父才堪稱我的典範,但我一點沒繼承,他老人家雖然囑咐了不少,我都沒記得多少,也沒學會。還好吧,我的妹子還是繼承了一點。我多多少少明白了一些人際關係的重要作用,已然是不惑之年,退休賦閒了。我所謂的明白,只是知曉一點點,處置不好人際關係,在社會上為人處世的艱辛,以及造成的不必要的損失會很多,但好似沒什麼改觀,依然故我。這就很是問題了。特別的表現,就是在出言。任何時期在與任何人打交道,辦事,都是要會言語,不是一般意義的說話,而是掌握說話的尺度分寸,如讓人幫助你,助你一臂,你不能挖苦人家吧,不能貶損人家,即使這個人,你內心不喜歡他,可他確實有這個能力,實現自己想做的事情,而自己不樂意做,或做不成的。接近客觀地恭維這個人的言語,讚賞這個人的話,即便是提煉,也得說幾句,讓人家舒服了,就這樣,自己希望辦理而自己無能力去辦的事情,才可能實現一點點。這個不是學問麼?至少還是得懂,得去努力落實,在現實中想辦法落實得更好。
人生不止,就是天天都需要學以致用,把家人親人友人的各種優質品格;為人處世的優秀特點,多拿過來學,去現實中落實。至少不能讓自己在這輩子,吃虧太多,上當受騙太多了。學會借鑒,學會很好地運用,這樣的方式及方法。
這就有一個觀察能力,洞悉能力的考量。觀察是為了去琢磨及分析;所謂的洞悉,就是至少明白如何可以化為自己的可操作的;可實現這樣一種水準的能力。
少年人抑或是青年人,或多或少,你說他們的經歷少,但是不算少的少年老成呢?你怎麼說?可能會遇見,可能不會遇見。但在現實中是存在這樣的一批人才,所謂的人才,就是他掌握了如何巧妙處置好各種關係與利益,在平衡發展中,不斷深化自己的能力。
每個人啊我覺得來這個世間,至少先得做個獨善其身的觀察者,再就是懂且兼備如何向他人請教,並且主動地樂於挖掘其潛在能力的這樣的一種熱忱的心態。努力虛心向人家學,取長補短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