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个体笔记】9-1这也许是世界上最简单的自我管理工具

1、现象:在众多的自我管理工具中,使用过程中往往坚持不过三天就放弃了。原因在于:1)没有自知之明(对自己的精力预估不足);2)贪多;3)工具太复杂

2、策略:“三件事”

*格式:“每天三件事”1/100 今天第一件事+第二件事+第三件事+小确幸+昨日收获

*小确幸(细小而确定的幸福):每天做一件让自己感到幸福的小事,即使是五分钟,也能让你对全天充满期待。

*会让你有成功感,还有幸福感。

3、执行:

1)早上想:最好的制定事件,就是早上刚起来,大脑没有被信息刷屏,能分辨轻重缓急,可以定出更加靠谱的计划。

进阶选手可以考虑临睡前去做,这样能有更多时间去思考,减少第二天早上的意志力消耗。早起直接从最重要的事情做起。

2)写下来:没记录、没发布,也不能有回顾。这样下来,“目标损耗”的情况常常出现。目标损耗:由于不愿意承认计划和现实差距而产生的偷偷降低目标标准的行为,比如心里计划背一百个单词,实际背了50个,你会安慰自己这也还不错。

真正的重要的事被一拖再拖而带来的内疚感,比本身不做这件事情的损失还要大。

3)发出去:可以发到打卡群里,或者打卡程序里。这样的好处在于:公众承诺带来的执行力。一旦发出去,就会对自己说:”装逼就是祸,写了就要做!”

慢慢的,会得到三个很好的收获:

一、今日事今日毕,指哪打哪不贪多。

二、获得协作和资源。发布后,朋友会协助你,给你提供信息,从而将成为社交节点。

如果一个公司里的人都这么做,基本效果类似每天早上开了一个精益创业站立会,效率倍增。

三、带来领导力。行动是最好的领导力。强大的执行力会带来更多的领导力。

总结:一个真正好用的工具,就是那些简单到你会忘记它存在,无需专门花时间、学习和记录的工具。慢慢执行起来,直到变成一个仪式感。目前在选择自己上有这个打卡,虽然叫做不熬夜打卡,但打卡内容实质上就是三件事。这个更像是一日总结。目前缺少的是计划,等到元旦后就可以用效率手册来做计划。这三件事,还可以做成成甲的反思日记,这样收获就会更丰满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