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那天计划着去趟华山,但前一夜临潼下了雨,清晨醒来仍然乌云密布,凉风瑟瑟,随时可能接着继续下个没完没了,如果雨中登华山那也太影响心情了,虽然初中学的一篇《雨中登泰山》的美文一直让我澎湃,但我可不想带着孩子冒险。所以我决定转向市里游玩,把登华山一站留给以后来挑战,只要身体许可,我一定要亲自体验一下它的奇与险。虽然是个小小的遗憾,但人生不正是因为有了遗憾才有了追随吗?
等我们坐上大巴返回市里的时候,太阳却时而偷偷地从云层里调皮的露个脸,一会儿又藏了起来,显然是努力的想把乌云驱走,好让阳光普照大地,把温暖带给一切生灵。
市里的第一站是大雁塔。大雁塔位于雁塔区的大慈恩寺内,又名“慈恩寺塔”。唐永徽三年(652年),玄奘法师为供奉从天竺带回的佛像、舍利和梵文经典,在长安慈恩寺的西塔院建造了一座五层砖塔。后层数和高度又有数次变更,最后固定为今天所看到的七层塔身,为“胜造七级浮屠”之意。塔身通高64米,相当于21层楼高,是一座砖仿木结构的四方形楼阁式塔。
据说玄奘从印度取经归来后,带回大量佛舍利、上百部贝叶梵文真经及八尊金银佛像。但直到现在,玄奘所带回的珍宝到底珍藏在哪里,却无人知晓。一般情况古塔地下都有地宫,就像法门寺宝塔下有地宫一样。业内人士已勘测出大雁塔下有空洞,推测地下也藏有地宫,只是尚未发掘而已,而且大雁塔下的地宫里极有可能藏有玄奘当初带回的佛教珍宝。
这座神圣的大雁塔竟然是玄奘大师设计的,地基是拱形的,利用的就是不倒翁的原理,所以能千年不倒。以前大雁塔曾因地下水位下沉倾斜了1米多,后注水后每年以1毫米的速度在恢复直立,若没有这个巧妙设计也许大雁塔也会成为第二个比萨斜塔或早已坍塌不复存在。玄奘大师不仅仅是佛教高僧,是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翻译家、外交家,还是个卓越的建筑大师,真是令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怀着敬仰的心情我们娘俩登上了七层塔顶,看到了陈列的玄奘大师取回来的贝叶梵文真经,一片小小的贝叶竟然能刻出密密麻麻但清晰的梵文,并能保存至今实属不易。从四面的小窗向四周远眺,古城四方四景尽收眼底,北面是气势恢宏的音乐喷泉,南面一条以唐风元素设计的大街通向远方,东面是大唐芙蓉圆,碧绿的湖水如绿宝石在不远处闪耀。
西安另一个值得去的地方当然是陕西历史博物馆。每到一个城市我都会带孩子参观当地的博物馆,这里可以快速了解当地历史、政治、经济发展的全过程。那天本来不是周末,也不是节假日,可前来参观的游人依然很多,大门外蜿蜿蜒蜒的排了一条蛇行队伍,让我惊咋了舌头。一个城市的文化底蕴这里足足可以体现,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都想在这里寻找到古城散发出的厚重而灿烂的文化。
不过还好半个小时就领到了门票,并不像门口倒卖黄牛票的人说至少排两三个小时。如果你没有耐心,就会中了圈套,用20元来换取一张免费门票。本来以为这么多人参观蹭个讲解员是没啥问题的,人头攒动中配带话筒的讲解员也不少,可这些讲解员青一色的小家碧玉,说话如蚊子般,只见其嘴微微张动,就是听不清说些子啥,我正纳闷游客怎么不提意见时,却发现很多游客耳里都塞着耳机,原来这里使用的是无线讲解器,并不是我平常见到的那种扩音器,只有带了耳机才能听到。来博物馆是三分看七分听,若听不到岂不像个文盲一样行走于艺术的长廊,睁眼瞎白走一趟嘛。所以我又折回门口请了讲解员专为我俩服务。但讲解员的语速很快,脚步麻利,我们是紧随不舍,也不容你琢磨和提问,便走马观花的参观完了两层楼的三个大展厅。
仅管如此,我还是初略的感受到当地历经西周、汉、东晋、隋、唐等十四个王朝上下三千年的繁衍与变迁,看到一件件出土的叹为观止的珍贵文物,那些快被遗忘的历史重新在头脑中点燃,曾经在边片热土上发生的沧海桑田都是真实的、存在的,虽然你已无法亲眼目睹,但依然可以从这些遗留的物品中找回当年存留的温度。{X���`�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