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父爱如山,伟岸,深沉。家里有父亲在,就有了永远的倚靠,踏实,安全。不知何时,我却成了那座山的倚靠。看着那个背影,看着那走路的姿势,心里五味杂陈,辛苦了一辈子的父亲,正在一天天老去,而我却还没有让他过上好日子,享几天清福。现在能做的,就是多陪陪他,多给他做几顿饭,帮着他收拾屋子,和他唠唠家常。
儿时记忆中的父亲,脾气暴躁,对我妈妈一点都不温柔,因为常年有病的妈妈做什么事情都动作缓慢,父亲对妈妈经常谩骂。对我的教育简单粗暴,考试达不到他的要求,就会挨打,那时的我特别恨他。
父亲还有严重的重男轻女的思想,因为我是女生,对我更没有好脸色,想要得到他的表扬和认可,也很困难。那时的我小心翼翼,处处讨好,同时更想逃离,离开那个家远远的,离那个又想靠近却又害怕的人远远的。常年在外读书和工作与父亲的感情疏离且淡漠。平时很多时间不太记得主动打个电话问候,只有在他生病的时候打个电话问问,尽尽自己的责任。
随着自己年龄的增长,才发现自己那时多么不懂事,对父亲的评价也太过片面。小时候只看得见父亲的暴躁,却看不见父亲的辛劳。家里大事小事都是他一肩挑,农村的生活本来就苦,我家妈妈也帮不了忙,干了一上午的活回来,妈妈饭都没有好,现在我似乎能懂得那骂声背后的愤怒,暴躁,生活的重担全压在他一个人身上,没人能帮上忙,他的内心该是有多么的无助。
父亲对我充满了期待,希望我长大以后能出人头地,有所出息。现在懂得了他对我的学习要求严格,是希望我能认真读书,跳出农门,不要像他一样,一辈子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曾记得父亲说过,你读到哪里,我就供你到哪里,即使砸锅卖铁也要供你读书。多年以后回忆起这些细节,是多么温暖,话语背后是暖暖的父爱,父爱给了我莫大的力量。成长路上,有人一直在支持着我,在我面对一个又一个挫折的时候,在人生最低谷的时候,也是父亲给我的力量支撑着我。
父亲没有多少文化,可是为人正直,真诚,心地善良,懂得为别人着想,在很多事情上,宁愿自己吃亏,也不会去埋怨别人。父亲的性格让他有了好的人缘,在我和哥哥外出工作的时候,是街坊邻居给了爸爸很多的照顾。
父亲一天天老去,我也慢慢进入了不惑之年,我有能力把父亲接到城里,和我一起生活。可是父亲还是不想为儿女增加负担,执意一个人在农村生活。记得一次电话我请父亲来和我一起生活,善良的他却说,你现在是一个人生活,你都很困难,我不想给你增加负担,我还能照顾自己,在家里种点菜,你就可以少拿点钱给我了。听完这些话,自己一个人在家嚎啕大哭,是女儿不孝,让七十多岁的父亲还在农村辛苦耕种。那一刻,我懂得了不擅言辞的父亲内心深处对儿女的爱。
我已经在内心深处与父亲和解,他们那一代人,每个人都经历过物质匮乏的生活,没有受过很好的教育,父亲不会表达爱,但并不代表他不爱我们,他们有他们的局限性,而我不能用我的认知去抱怨他,他可是我儿时倚靠的大山。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希望父亲早日康复,享受天伦之乐。
感恩我的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