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都说我就是一枚吃货,还是有追求的吃货。
我把吃分为三个等级,第一,充饥。第二,场合。第三,情怀。
第一充饥,什么都不挑,只要能吃饱。零食,小吃,快餐,快卖……只要此刻能填饱肚子,有吃的就行。
每天的工作餐,就是这样的写照。看着手机不知道点什么,可又不得不吃,翻了一圈,随便点个就应付过去了。
我记得弟弟读初中的时候,妈妈规定最多只能吃一碗饭,怕吃多了胃撑大变胖。于是弟弟盛饭的时候,就拼命压,一碗饭盛的结结实实地。
为了吃饱,很凑合也很拼。就像马斯洛需求理论的第一,第二层,只要满足生理和安全得需要。
第二场合,吃的目的大于吃的本身。除了在家吃饭和工作餐,总会有很多吃的场合。
各种聚餐,请客应酬,美食打卡……现在网上经常有推荐,哪里好吃哪里优惠,一群人一拍即合,约上了。
拔草似地吃饭,会有尽兴,也会有扫兴。就像此刻,我和儿子刚吃完牛肉火锅,当初第一次打卡时,那个味道赞不绝口,现在感觉不咋地。
请客应酬就更加不是为了吃了,就是为了社交,吃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这餐结束后的利益。就像马斯洛需求理论第三层,社交的需要。
第三情怀,除了味道更多的是背后的故事。童年记忆里的棒棒糖,校园门口的油炸点心,妈妈烧的菜。
当情怀和美食结合的时候,每一个食物都能讲出一段故事,也会是那段时间那群人共同的记忆。
绿豆芽烧榨菜,再普通不过的一道菜,确是我当年拜访客户时最深的感动;油炸糖糕,家乡的一种点心,只有那家老板做的才对味;米馒头,妈妈说从3块一斤卖到了现在12块一斤……
每每吃到记忆中的味道,更是开启那段回忆。就像马斯洛需求理论的第四第五层,尊重和自我实现。
为了温饱吃,为了目的吃,为了情怀吃,无论哪一种都在每一日的柴米油盐酱醋茶里,一日三餐说尽人生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