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本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这两天菜价很贵,而且贵得离谱。菜价贵大概是从接连下了十天雨之后开始的。可能是连阴雨对蔬菜种植破坏太大的缘故,才导致蔬菜价格猛涨。连阴雨之前菜价是很便宜的,买一大兜子菜,也不过十几块钱。现在则不然,单是青椒已经三块多,生菜和油麦这些平时很便宜的绿叶菜已经涨到了四五块。这么高的价格在平时是鲜有的,
菜价贵得离谱,菜便买的少了。那天收拾冰箱,发现冷冻区里有好几团野菜,突然很开心,像捡了便宜似的,要知道这野菜可是不花钱的。
说起这野菜,还要追溯到春天。朋友有个很大的园子,园子里有果树、蔬菜,还有鸡鸭鱼鹅。每到春天,园子里便长满各种野菜,杏仁菜便是其中一种,还有一种是白蒿,两种野菜相比,我更喜欢杏仁菜。
因为相比于白蒿,杏仁菜无论是采摘还是清洗,都要优于它。
白蒿是席地而长,采摘时要蹲下去,这姿势对于我来说,现在有一定难度,因为腰疾厉害,已经不方便久蹲。而且因为长势是铺在地上,所以叶子里偶尔会蛰伏着几只小小的瓢虫,择菜时需要格外细心地查看。稍有疏忽,等你要用它做菜时,一切就绪,却发现里面有一只瓢虫,会瞬间倒了胃口。
还有一个原因,因为白蒿席地而长,所以叶子里常常夹杂着很多沙子,清洗时十分费劲,也十分费水。
有一年春天,我采了很多白蒿,花了半天的功夫一棵一棵地择好,然后用了七桶水把它们清洗干净。本来想包饺子吃,结果在切菜时发现了一只漏网的瓢虫,瞬间倒了胃口。那天,没有包饺子,而是决定把它晒干了泡水喝。据说用它泡水喝,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于是把洗好的白蒿分放在两个盖帘上,拿到太阳底下暴晒,中间要不时地翻动。一直晒了三四天才彻底晒干。
很多人都说白蒿泡水能败火。白蒿晒干后,我便用来泡水喝,让人意外的是,当天夜里突然半夜身体不舒服,连夜问诊,住了五天医院。医生说上火了,以后要多饮水。
莫名地,我便把那次住院的锅赖在了白蒿上。寻思着没有喝它时好好的,喝了它反而上了火,不但上火,还火到了医院。自此,那一大袋子白蒿被束之高阁,再没喝过一次。次年夏天又想起它,翻找出来时,发现已经生了虫子,只能全部扔掉。唉!白瞎了我那七桶水。
从此,挖野菜时再不挖白蒿,虽然闺蜜依旧说白蒿包饺子是难得的美味,但已提不起我对它的半点兴趣。
后来,闺蜜说杏仁菜也好吃,而且好吃程度大于白蒿。我没吃过杏仁菜,也没见过杏仁菜。或者说,以前见过,但并不认识,更不知这东西还能入口,而且味道还极好。
鉴于白蒿的失败体验,我对闺蜜说到的杏仁菜起初也是抱着极大的怀疑。当然也不乏好奇,因为她以前推荐的东西的确好吃,比方说“槐花苦累”,以前没吃过,经她推荐后,特地采来槐花做了“苦累”,尝了尝,的确挺好吃。
所以,今春的一天早晨,当朋友邀请去采摘杏仁菜时,我欣然而往。我们一行四人起了个大早,直奔朋友的大园子。
在园子里我第一次认识了什么是杏仁菜。
园子很大,杏仁菜很多,起初我们只采邻着路边地里的杏仁菜。这里的杏仁菜不高,低的只达脚踝处,高的能与小腿齐。这里的杏仁菜密密麻麻,挤挤挨挨,一棵棵争先恐后地钻出地面,镰刀随处一划,便是一把。
我们看到这么多的杏仁菜,惊呼连连,像看到了满地的杏仁菜馅儿的饺子和包子。原本以为这里已经够多够高够嫩,没想到朋友指着另一块地儿,告诉我们那里的杏仁菜长得更好。
一开始我们几人还不信,觉得眼前的杏仁菜已经足够好,但当我们到了那块地一看,才知道什么是小巫见大巫。这片地里放眼望去密密麻麻全是杏仁菜,而且长势很旺,像是特意播种似的,一棵棵要比路边的杏仁菜高上两倍还多。
采杏仁菜无需采整棵,只需掐尖儿就行,就像采茶一样,只掐茶尖儿。这个部位的杏仁叶非常鲜嫩,吃起来口感也更好。由于杏仁菜尖儿长得高,离地远,非常干净,不像白蒿那样沙土很多。所以,清洗前无需一一择拣,只需粗略看一下,择去偶尔夹杂的黄叶即可。
由于菜叶干净,自然洗起来也很简单,用水也不多。
那天我们每个人都采了很多,我采了实实在在四大袋子。由于量大,一次吃不完,需要稍作加工,存放起来。
加工的方法很简单,用开水焯一下即可。那天采摘回来,简单检查了一番,捡去几枚黄叶,便开始一边洗,一边焯水。洗净的杏仁菜放进翻滚的开水里,那厢一边开水烫着,这厢一边洗着,等这里洗好了,那边也焯好了。把焯好的捞出,放进凉水里,再把洗好的菜放进锅里接着焯。然后把过了凉水的菜攥成一个一个像拳头大小的菜团。再然后,接着洗菜、焯水、攥团……如此周而复始,等把所有的菜焯水攥成团后,放进保鲜袋里,一包包扎好口放进冰箱冷冻起来,想吃的时候随时拿出来,或包饺子,或包包子,或凉拌都行。
我用野菜包过包子,也包过饺子,调馅儿的方法是一样的。把菜团解冻后切碎,和半肥半瘦的肉放在一起调成馅儿,操作简单,但味道极好。由于野菜已经焯过水,绿色已经固定,蒸出来的包子和煮出来的饺子,馅儿都是绿艳艳的,看了特有食欲。杏仁菜解腥,调肉馅儿,只香不腻,味道极好。
若是调凉菜,那就更简单了。解冻后,拦腰切上几段,淋上生抽、米醋和香油即可。如果去超市买上一袋腌制好的杏仁,掺到杏仁菜里,再撒上些许白芝麻,味道更佳。
有一次去参加婚宴,宴席上便有这么一道菜,最后满桌子大鱼大肉都剩的七七八八,一盘凉调杏仁菜却被吃得精光。看来大家都喜欢它,喜欢它清新爽口的味道。
汪曾祺曾经在他的《万事有心,人间有味》一书里提到过一个词“吃春天”,大意是把春天的野菜留到冬天吃,吃一口,像是吃下了一整个春天。
的确,在冰天雪地的寒冬,吃一口鲜绿鲜绿的,只有春天才有的野菜,真的是像吃了一口春天一样。一口野菜下去,整个春天都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