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记工作笔记的习惯,这个习惯的开始源于情感上的宣泄。
我工作的第一年,配合主班老师我是上副班,当时还有一位实习生。
从我下午两点上班到现在的八点,都是风平浪静的。科室病人几乎都是肺癌,来做化疗的。
晚上八点发完药,我正抱着血压计准备给一个血压不稳定患者吃药后,复测一次血压。
这时32床病人按了呼叫器,同时那房间出现骚动。
我和主班一进去,就看到32床病人在大口咯血,地上床上早就被鲜血染红了。病人瘫在床上,脸色煞白,嘴巴里不断向外冒出带着泡沫的血。
我立马把患者枕头拿掉,协助患者侧卧位。一边让实习生装墙上吸引器,一边徒手撑开患者嘴巴,用手抠出嘴里的血块。因为这些血块会堵住患者气管导致患者窒息的。
主班推着抢救车带着值班医生过来了,病人已经陷入昏迷状态,脉搏细弱,无呼吸。主班立马给他开通了静脉通道,这一点我很庆幸,老师的技术。一般这样情况,静脉几乎是不充盈的,打留置针是非常难的。老师还是一针搞定。
医生一边下医嘱止血,一边给患者家属打电话通知他们过来。
吸引器装好后,我就给患者吸血,把喉咙口的血需要尽快吸出来,还给他戴上氧气。但是我内心是知道,这位刚刚还谈笑风生的病人是救不活的。
主班一直在问医生需不需要气管切开,主班医生默默的摇了摇头,已经于事无补了。
这些过程我们都是在1分钟就完成的。
我不断用纸给病人的口鼻处擦血,看到他苍白的脸,有想哭的冲动。
就是他,在我晚上八点放药给他时,他还开着玩笑问我:“中秋节回不回家啊,要不让我老婆给你送点月饼来,我老婆做月饼很好吃的。”
现在是八点二十分。
一个人的死亡,来的快,让你措手不及。
家属一个小时候赶过来时,病人已经去世了。
我们给他换了新的干净的衣服,病房也收拾干净了。
时间过得很快,十点很快就到了,病房早就恢复了安静,灯光也熄灭了,病人都在各自床上睡觉了。
我也下班了,没有什么两样,只是少了一位病人而已。
是啊,只是少了一位病人而已。
坐在值班室沙发上,感觉自己内心的各种情绪无法去释放。
在病情突然恶化的情况下,我们是无能为力的。我们是要救死扶伤,但是太多的病,我们到现在还是束手无策的。
带着这样的情绪,我写下了我的第一篇工作笔记。
今天下班后心里很难过;
有位病人突然咯血去世;
咯血的原因有很多,突发大咯血的死亡率98%;
需要进一步做的预防措施,加强抢救训练;
后面还洋洋洒洒发泄地写了很多,自己的难过,对职业的迷茫,对病人的一种无奈。
后来我就养成记工作笔记的习惯,不是每天写,但是遇到心里的郁结和无奈都会写上去。
在然后就又用一本本子记自己需要学习的东西,比如第一本上面写的,哪些不足,需要改进的地方,具体的方法和措施就写在第二本上。
慢慢下来,第一本上面越写越少了,第二本上越写越多了。
还会时不时回顾自己第二本上的内容,一些专业知识,一些操作技巧,都会慢慢成长起来。
心理上变得越来越成熟起来,而工作能力也进步飞快。
而这些功劳,口袋里的本本是必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