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教学时,常感时间不够用,效率不高。症结之一,在于难以精准预判学生对新知的掌握点——哪些地方会是他们的难点,需要反复敲打?哪些地方其实一点就通,可以快速带过?结果往往是重难点投入不足,非重难点又耗时过多,整节课的节奏和重心就有些失衡了。
要解决这个问题,节省时间、提高效率,关键在于教师对重难点内容的精准把握、重难点讲授方法的精熟运用以及配套练习的精准设计与实施。这非一日之功,需要持续精进。
假期,正是摆脱日常教学琐碎、沉下心来提升业务能力的黄金时段! 怎么提升?
1. 精准把握重难点:
深挖“信号灯”: 每学期配套练习册的压轴题、章末拓展题,往往就是课程重难点的“风向标”。反复研究这些题目的知识覆盖、能力要求和思维深度,是洞察重难点最直接的途径之一。
2. 精进讲授与练习方法:
对标“高阶”思维: 要有钻研竞赛题目的精神和经验。竞赛题往往体现了对核心概念的深度理解和灵活应用,其解题思路和教学方法对常规课堂突破难点极具启发性。
广泛学习,潜心总结: 主动向名师同行取经(无论是线上群组交流还是线下研讨),善用B站等平台的优质教学视频资源,购买并研读高水平的辅导资料。核心在于潜心钻研,总结规律,将学到的“招式”内化为自己的教学“内功”,找到最适合自己学生的突破路径。精准练习的设计,也蕴含其中。
假期里在这些方面下足功夫,新学期的课堂节奏,定能把握得更从容、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