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介书生,皇帝钦点进士第一。国家有难,带兵勤王。遇到敌人,铁骨铮铮,豪气万丈。纵有一腔热血,也难以挽回即将倾倒的大厦。
人们记得他,是因为亡国诗歌“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激励了千千万万爱国人士。警示后人吸取教训。
他就是文天祥,丞相带兵,却不能救国。国破被俘三年,宁死不屈。续写了千百年来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信仰。
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江西吉水县人。做童生的时候,看到学校的祠堂供奉欧阳修、杨邦乂、胡铨的画像,发现他们的谥号都是“忠”。就非常羡慕:“此生不出名,就不是男子汉大丈夫”。二十岁考中了进士,在集英殿对策,天祥应对如流,理宗皇帝钦点他为进士第一名。
开庆初年,元军进攻宋朝,宦官董宋臣劝说皇上把都城迁往别处,大臣们虽然反对但又不敢说出来。天祥当时在宁海军做节度使判官,上书劝告皇上:“请求斩杀太监宋臣,稳定人心”。皇上没有听从。
咸淳九年,天祥任职湖南提刑官,见到宰相江万里,万里很看重他,谈到国家大事时悲叹:我观看天象,发现朝廷人事安排会有变动,你也要多自勉啊。十年之后,天祥到赣州任职。
德祐初年,朝廷收到长江上传来警报,诏令大臣勤王。天祥在江西联络四方人马,周围的豪杰纷纷响应。朋友阻止他:你以乌合之众万余人前去破除京师的危机,难道不是让羊群和猛虎搏斗吗?”天祥说:“国家养育臣民三百余年,现在有难。虽然我力量弱小,愿意以身殉国,只有这样国家才能保住啊。”天祥把家产全部变卖作为军费,为国家分忧。
八月,文天祥带兵来到临安,朝廷安排他到平江府任职,天祥推辞上书说:“大宋国承接五代之乱,消除藩镇,建立京师,借此机会可以矫正尾大不掉的弊端,陈述了防御敌人的策略。皇上认为天祥高谈阔论,难以执行。
十月,天祥来到平江,元兵攻破金陵打到常州,天祥派遣大将援助常州,常州失守,天祥镇守馀杭。天祥担任右丞相,以同都督的身份出使江西,带领军队来到汀州,派遣军队攻打江宁、云都,江西起兵接应,军队在宁都遭到元军的围攻,起义将士都死亡。
至元十四年正月,元兵攻破汀州。天祥带兵攻打赣州城,其他将士攻打永丰、泰和,吉水的八个县城拿下一半,唯独赣州城没有攻破。附近的其他州郡,都过来奉上县城。永州起义兵收复了很多县城,抚州带领起义士兵接应天祥,分宁、武宁、建昌三个县城里的豪杰义士服从天祥的领导。
至元十五年,天祥到丽江边上屯兵。益王去世,卫王继位,朝廷加封文天祥少保、信国公。军中发生瘟疫,死了好几百人,天祥唯一的儿子和他的母亲也死去。十一月,天祥领军来到潮阳县屯兵,斩杀了潮州叛变强盗。十二月,天祥军队正在岭南的五坡岭吃饭,遭遇张弘范的军队,天祥仓皇逃走,最后被千户捉拿。
天祥在潮阳见到弘范,士兵要求跪拜,天祥不从。弘范以招待客人的礼节来对待他。在崖山让他写信招降张世杰,天祥说:“我不能捍卫父母,现在又教别人背叛父母,可能吗?”弘范把天祥绑了起来,天祥写《过零丁洋》一诗给弘范,最后两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弘范看了之后笑笑,就扔在一边。崖山被攻破,弘范派人把天祥护送到京师。
天祥在路上八天不进食。到了燕山,天祥被送到了兵马司。元朝皇帝在南方多次寻求人才,王积翁说:“南朝的人才没有一个能超过文天祥。”皇帝就派遣积翁宣圣旨。天祥说:“国家都灭亡了,我也死了。任由你们处置吧。”积翁想和宋朝旧臣请求释放文天祥为道士。留梦炎说不可。天祥在燕山被囚禁了三年,皇上知道天祥终究不会屈服,和宰相商议放了天祥,有人说天祥江西起兵。事情无果。
至元十九年,闽南僧人发现士星侵犯皇帝星座,疑心民间有兵变。中山有人自称宋朝国主,燕京流传无名书信,当时左丞相阿合马遇害。皇帝召见文天祥:你有什么愿望?天祥说:“我文天祥受到宋朝的恩典,不侍奉两人主人,只愿意赐死。”皇上满足文天祥的愿望。
天祥临死之时从容不迫,对着南方拜了几拜,慷慨赴刑。几天之后,他的妻子欧阳氏收取尸体,发现面色如生。其年四十七岁。
他的衣服上有: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