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矢解忧杂货店| Miracles of the Namiya General Store
本以为它是个很神奇的故事,但其实它很平凡,却成功创造出一连串的奇迹。《浪矢解忧杂货店》是改编自日本推理大师东野圭吾的同名小说,在看电影之前,我并不是小说的读者;看完之后,我真心觉得这部电影的剧本十分优秀,并不受原著小说在背后改编的影响,片长超过两小时,但这部电影依然完整、清晰、有脉络且令人动容的交待完所有故事,而且看完后的感动与震憾依旧深藏人心,不管你有没有看过原著小说,都不影响对这部电影版《浪矢解忧杂货店》的欣赏,它是一部改编成功且相当优秀的作品。
看完这部电影后,我本身对剧本的评价很高,但没有想要去看原著小说的冲动,而是电影的《浪矢解忧杂货店》对我来说已经是一部完成度极高的作品,反而令我没有想再看原著小说的欲望(一部份是不爱翻译小说的心态作祟)。因为有原著小说走在前面,所以《解忧杂货店》严格来说是个成功的改编作品,以过往改编的影视来说,要成功并非容易的事,搞砸的作品也不在少数,而《浪矢解忧杂货店》改编出不输原著故事的电影剧本,在有限的篇幅下将故事去芜存菁,为电影赢得不错的评价,真的相当难得。
《浪矢解忧杂货店》的故事是一场交错时空的奇迹,这个杂货店已经歇业30多年了,而之前的老板除了经营杂货店之外,还提供「解忧」的服务,你可以将自己烦恼以信书写后投递至杂货店的信件口,老板会无条件为你提供解惑服务,如果你的疑惑是比较私人的,老板则会将回信放在牛奶箱中。
「解忧」,或者说是「回答问题」,是老板提供的另类服务,在没有对错的标准下,应该如何看待老板的「解忧」服务?而又要如何让观众/读者看待老板的解忧服务?在电影刚开始出现在故事中的一个问题几乎完美的解决这个问题,也为这个故事开启了不凡的序章。天真的小学生问,要如何让自己拿到一百分?反正你就用功读书就对了,是不是觉得这样制式的回答会扼杀一个人的生命力?
看似漫不经心的回应内容,但其实充满老板对生命的热爱,乍看下会觉得「烂透了」的回答,其实充满了对人生的期望与教育意义。更难得的是这个故事利用时空交错让一切遗憾变得完美,堪称奇迹,让看似毫无交集的事件串出关联,就像冥冥中早已注定。当人迷惘、怀疑自己的时候,这部电影的价值就是让人找回自己,找到生命中值得努力的信念。
看完《浪矢解忧杂货店》心中跳出一个想法,当你遇到问题时,你是想和别人商量,还是自己闭门造车解决?对于有些不方便启齿的问题,可能更希望有个不认识你或不知道你是谁的人来帮你解答。《浪矢解忧杂货店》这样的故事背景有其吸引人的地方,因为烦恼人人都有,寻求他人的意见并非每次都是迷惘的表现,有时初衷或许只是想得到他人的认同,用来告诉自己这个决定并不是只有我一个人同意,因为人的心思很脆弱,它只是需要你去哄。
但其实这个故事另一个重要的价值在于帮人解忧的老板,也是故事最令人动容的一环。回答别人的问题/烦恼其实一点也不容易,老板独自一人经营杂货店,另一伴早死,儿子也并非每天在身边,所以可以显出老板乐于与人交往但内心孤寂的一面,解忧了一辈子,老板也未曾觉得有什么问题,但却被来自未来的三个男孩一语道破,在无法全面了解或语焉不详的状况下,回答别人的问题可能不是一件好事,纵使我们觉得老板多用心在回覆问题,这些答案也充满创意与生命力,但老板也在看到某个结果后不禁问自己,我是否做错了?还因此出了一份相当有创意的遗书。
当你质疑别人的做法时,不如自己也去尝试看看。现在这个功利主义的社会,我们有多久没有认真聆听别人的想法,不要说解决人家的烦恼,或许可以站在他人的立场设身处地去想些事情,觉得自己迷惘、烦忧,甚至愤世嫉俗的时候,先放下批评,或许别人有不得已的苦衷,就算是导人向善的过程,也应该用包容代替漫骂,事实上这样的「解忧杂货店」,在现代社会,我们真的很需要一个。
最后,关于《浪矢解忧杂货店》这部改编成功的电影,剧本完整度相当高,而且完全可以在没有看过原著的情况下安心欣赏,众演员的表现也相当不错,尤其是饰演杂货店老板的西田敏行,将老板对于「解忧」的热血,信心动摇的迷惘与坚持「解忧」的感动诠释的相当完美,故事并赋予老板非常有智慧的行动,每每给人意想不到的惊人之举,更增加这个故事的魅力。从最初充满创意的回覆内容,到遗书创造交错奇迹与接受批评的勇气,到最后无心插柳的无字书给予人生充满无限可能的生命力。同样的一件事,我们用不同的角度看待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人生往往充满迷惘,人心只是需要一颗哄它的定心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