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抱母亲》课例研讨
1、本节课,于老师是如何带领学生品词析句、进行“煮书”的?
于老师带领学生品词析句,进行“煮书”主要进行了以下几个步骤:
(1)在第一课时学习了生字,开始读课文时,于老师就强调:“读课文一定要停顿,没有停顿就没有思考,读书一定要思考。”这就算是给接下来的煮书埋下了伏笔。
(2)告诉大家什么是“煮书”,以及如何“煮书”。
有人把读书叫做“煮书”。“煮”就是告诉我们要把书读熟,读得遍数越多,数九,书就煮得越熟,它的味道、它的意思才能被体会除了。这篇课文如果反复地品读,对母亲,我们就会了解得更多更多。所以同学们读书时要静下心来,潜心读,静静地读,用心去读。接下来,在理解第一段话时,于老师就抓了两个词(一是“赶紧”,二是“责怪”)让学生理解,特别是“责怪”这个词,就是咬文嚼字!
(3)对“重担”一词的理解。
歌德说,会读书的人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着书的文字,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后。于老师就很善于引导孩子们去理解发现感悟文字背后的东西。比如在理解“重担”一词,于老师是这样启发学生的:“当我们用两只眼睛去读重担这个词的时候,他仅仅指那100多斤重的担子吗?母亲肩上挑的到底是什么?”
然后又用这种方法来理解这段话里“翻山越岭”等词语的意思。
所谓“阅”,就是用眼看书,用心想书,也是静思默想,细品慢析之意。所谓“读”,就是讲情融于声中,声情并茂,音出于口,意出于心。于老师给孩子们创设了一个踏实读书的“场”,一个静静思索的“场”,一个细细品味的“场”。这样读书,就是煮书,就是真正用心去读,就是用两只眼睛读。
2、于老师在课堂上指导朗读的方法,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于老师在朗读指导方面,又以下几种做法:
(1)教师范读。最好的教法是示范,一个教师的朗读基本功扎实,他的示范朗读往往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张田若先生曾说:“在小学,教师的讲解比不可少,这样学生才能学更多的东西,尤其是朗读,要读得好,读得动人,好让学生模仿。”这节课的第一课时中,于老师的范读出现了三次:第一次是范读第一自然段,让大家体会在哪些地方需要停顿、换气;第二次是领读难读(出现两个多音字)的句子——在我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第三次是在检查了学生预习,在学生生字都认识了的情况下,于老师范读了整篇课文,他的朗读饱含深情、抑扬顿挫,确实起到了示范的作用。
(2)交给学生必要的方法,比如停顿、换气等。在这一课中,于老师先给学生范读第一段后,告诉学生:“一句话读完了要停,给自己留下思考的余地,读下一句可以换语气。同样,一个自然段读完了停顿的时间要更长一些,像说话一样自然。”
(3)于老师在朗读指导中很重视学生阅读的独特感悟。他很少给学生指明让带着高兴、忧伤、感动等语气来读,更没有直接告诉学生,一句话里哪个词要重读,那个字的字音要拉长等,而是鼓励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来读。比如在本课第二课时中,自由读第三段时,于老师说:“请你带着对母亲的理解,对自己母亲的理解来读一读这段话。”挑生再读的时候,还是说:“谁来读?带着你的理解……”
于老师的朗读指导,给我的启示是:一、语文老师必须是一个会朗读的老师。每次朗读课文,都能吸引学生,都能让学生感到震撼。于老师朗读《第一次抱母亲》,我听过,确实是听得我留下了热泪。二是有些朗读的基本知识还是要告诉学生的。第三,朗读重在感悟。今后在指导学生朗读时,也要在学生充分、深入理解课文的前提下,朗读课文,自然就会真情流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