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听到一本书《僧侣与哲学家》。书中记录了出家的儿子跟哲学家父亲之间关于佛法的讨论。觉得很有意思就转发给了多年的朋友。年初她告诉我在学佛法,觉得可能对她有帮助。果然她很快回复,并且约我喝茶。
再见到她时,觉得清瘦了许多,但整个人都焕发着光彩,她说刚从尼泊尔闭关回来,这次碰到了一位特别的老师。听她滔滔不绝地讲述这一年的经历,仿佛回到学生时代的样子,充满着求知的渴望。
朋友是女强人,一路都很顺利,事业好,家庭好,一直是大家艳羡的对象。以前提到她,都觉得要活成这样才叫不枉此生。后来自己碰到困难时,她出手相助。那时才从她开导我的话中了解到光鲜亮丽的外表下,她也有小女人的柔弱内心和许多不为人知的烦恼。
朋友的故事写出来不亚于是畅销小说,听她讲的时候好像云淡风轻,也许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懂得痛苦和不易。那时我开始反省自己对待问题的方式,人不能总把责任归咎到别人身上。报怨于事无补,好好解决才是关键。内心的想法可能是真正困扰我们的原因。
以后几年她移民国外,每年来的时间不多,我们也难得见面。每次看到她,总是听她兴奋地描述自己遇到的信仰。从基督教,天主教,到藏传佛教,每次她信得都很虔诚。听她讲述生命的意义,自己的感知,看到她神奇的变化,也会被她这股热情打动。
一个人究竟要经历些什么才会寻求灵性的生命?在中国大多数人有信仰是因为遇到困境或为了祈福。跟许多宗教国家不同的是,我们很少给孩子灌输宗教思想。家里如果没有信徒,很难接触到宗教。儒家思想里“子不语怪力乱神”“敬鬼神而远之”,似乎深深地影响了这个民族。也常听到别人说我们是“没有信仰的民族”,但不以为然。辉煌的文明之所以可以传承,信仰是强大的根基。也许只是历史的更替造成了许多断层。让“珍宝”被埋于土下不得见天日。我们活在宝藏之上却不得而知,每天辛苦地翻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没有再去挖掘一下地底下是什么。生活匆忙,境遇也未见好,遇事报怨或想办法逃避……事实上每个成功的人都是从痛苦挣扎中坚持下来的,因为他们执着梦想,勇于追寻并脚踏实地。
朋友的故事告诉我,无论她经历怎样的人和事,最终都会过去。在这个过程中的寻求才是最重要的努力。以前常跟孩子说“人生不是成功就是成长”,要学习把问题变答案,无论对错,先做完,然后再去总结梳理,这就是“失败乃成功之母”。这也是应该对自己说的。
朋友在追求世俗的成功后回到了寻求自我的成功之路,她跟我说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要认识自己。想起“野人献曝”的故事,每个人心里对成功的定义是不同的。我想能够让身心都处在最舒适状态就很好。生命中的一切都在变化中,也许能让自己具备处变不惊的能力是很重要的。
我相信生活中出现的一切都是对我有价值的。很感恩经常可以遇到些特别的人,让我在他们身上学习到很多。最好的生命状态莫过于每天都有收获,每天还能分享。